为什么设计院收入突然哀鸿遍野?
因为顶层知道内情但是在极限施压,中层不知道内情但是路径依赖,底层知道内情但是无路可走。
现在的设计院怪像,其实就是3拨人各自心怀鬼胎下的零和博弈。
民营院的现在都在找工作,在血海沉浮,当初一腔热血头悬梁锥刺股考注册跑去民营院当专负的大龄骨干现在是重灾区,证书价格血崩+年龄劣势,几乎已经把人逼上绝路了。
公司都在倒闭倒计时,大伙心思也不在收入哀鸿遍野上。
现在只不过是寒气传导给了几乎每个国企设计院员工而已。
在这之前其实还是有扭扭捏捏的阶段,比如疫情-解封期的一会减薪一会补薪,因为顶层对投资拉动经济政策的暧昧态度,设计院高层其实在疫情那几年一直吃不准企业的发展方向,政策究竟会不会放水,我该不该扩张。
一直到地产彻底崩盘,经济全面衰退,大放水也确实没有来。
高层手里的储备项目越来越少,新项目不是暂停就是取消,类似的“能不能搞”“有谁来搞”“还搞不搞”的问题,往往内情在酒局就一清二楚了。
但是知道内情,你也不能和下面的中层说。
高层之所以是高层,就是因为其跨企业沟通经营的能力与中层有显著差别,现在的情况就是高层知道搞不定了,还压着经营部门的人去做经营,还压着生产部门的人去配合经营。
说人话就是和大势对着干,和国家政策对着干,你不让我跨界经营,我偏要跨界经营,因为本行业内的情况中层多多少少还有点自己的消息来源,知道事不可为就阳奉阴违了,但是跨界的情况,下面的中层就两眼一抹黑没有多少渠道了,那还不是自己怎么指挥下面怎么动。
听说“新能源”等概念很火,高层画的饼似乎是有道理的,那就只能跟着干了呗。
毕竟自己都是听领导的话一把手提拔上来的,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呗,完全失去了本行业内偷奸耍滑资源错配给部门绩效添砖加瓦的本色。
底层员工其实很清楚早tm血海了,但是根本无能为力,只能是越忙越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层、底层都清楚情况,而中层并不清楚的现状。
是因为信息差。
高层在彼此互通有无利益交换的饭局里获取信息。
中层通过高层获取信息。
底层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你现在去和中层聊天,往往是彼此认知差异最大的。
如果有员工和他说,这个项目现在行情很差,不要把大量的部门人力投资进去开拓市场,中层只会觉得这个员工有畏难情绪,别有用心。
换成高层和他谈话:“你现在管理的部门产值表现不太行啊,再这样下去,院里其他领导干部的意见很大啊,你这样吧,现在院里在搞一个xxx项目,是新项目体量很大,前景很好,你要是搞好了,产值就能大跨越啊”
就像是被高层下了催眠app一样,中层几乎都沉溺在严苛到变态的业绩考核里,他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被提拔上来的,旧的领导又是怎么被撤职处分打入冷宫的,强烈的焦虑使得他自身完全意识不到行业的现状,反反复复就是“大环境不好”、“部门产值下降”。领导的话就跟救命稻草一样,直接奉为圣旨了。
高层对中层极限施压的本质是中层可替代性太强了,大批嗷嗷待哺的牛马等着排队上岗,你不听话我换就是了。
中层没有和高层谈条件的资本,各大国企设计院的部门管理基本上每3年就会换一批人,刚刚学会怎么阳奉阴违,就被换掉了。
中层其实最清楚底层的工作强度和收入情况,但是中层没有人事权,也没有财权,除了逢年过节员工去带着土特产拜访一下坐下来喝茶开开心心聊聊天,几乎不会有什么走心的交流,就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心腹,站在部门的角度去谈产值这些核心利益话题上也不能提供什么有参考性的见解。
底层最多就借着人力资源不足去试探下中层的想法,中层敏感度不够不当回事,那就不聊了,在底层牛马眼里,反正最多熬3年你就去边缘部门挂职了。
大量的资源被错配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项目里,表现出来的就是投标屡投不中,前期投入大量精力的项目突然被摘桃子,已经落地的项目回款困难·····
高层其实早知道,合作方的经营状况不佳,政策在叫停,但是这些话他不会和中层去说。
饭局上各大顶层领导有意无意反复强调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觉得他会和中层讲么?
你是哪个系统的,就回哪个系统的主营业务去,不要把手伸太长,不该你碰的业务别碰。
新成立的准备往新领域拓展的业务部门肯定受挫,旧的尾大不掉的竞争力低下的部门等死。
这些话他敢讲给中层听吗?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大锅饭已经进行不下去了,剥离边缘业务,回归主业的过程中肯定要淘汰大量的部门及人员。
高层清楚得很,但是他更清楚中层会怎么诉苦“这些配套项目我们都是不赚钱甚至亏钱在做,我们不做这些项目,赚钱的部门根本拿不到那么好的项目”。
但是时代变了。
别看业主脸色难看,说些什么“这些项目你们不做下次大项目也别做了”的狠话,回款周期无限拖长的时代,饥不择食只会饿死自己。
经营人员算一笔账,自己带着专业人员往现场跑2次,请业主2次饭局商k洗脚,这个项目就算能回款都是0利润了,你让他怎么经营?业主再开口谈困难要再折上折,这亏损项目做成了不也得挨挂落?
继续跑,经营领导只会觉得你办事不利,不顾成本,卡报销。
问责原因,问来问去经营人员也就是老一套,甩锅小业主,甩锅生产部门,甩多了领导觉得你不堪大用,职业生涯岌岌可危。
还不如干脆对内经营领导,对生产部门领导诉苦,对直属领导诉苦,对业主诉苦,让领导层互相沟通通气,很多项目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变成了一笔烂账,人情账。
部门绩效不理想?没关系,高层领导已经记下了中层的苦衷,还是苦一苦底层的牛马吧。
边缘部门的绩效就是这样一坠千里的,在经营资源紧缺的年代,边缘部门注定得不到多少经营资源,所以绩效下滑的尤甚。
在随后的重组、拆分、站队中,这些部门自然就会是第一批遭受打击的。
主营业务部门的岁月静好,一定伴随着边缘部门的负重前行,“哀鸿遍野”的边缘部门纷纷发声自然不奇怪。
站在高层的角度,这些部门早该外包了。
最好是把边缘部门整体打包,忽悠业主单位把塞不进业主单位的关系户合并,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个子公司,共同持股,眼不见心不烦,后期撤股转外包。
可惜这种繁荣时代的通用做法,在当下收缩大背景行不通,想法很好,业主单位不干啊。
那除了给边缘部门找一堆注定出不了成果的事做,显得“不是我不给你机会,是你把握不住没搞好”,理由也有了,锅也甩了,还能怎么干。
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能活下来的设计院,不一定是擅长对外经营的,但是一定是擅长对上经营的,如果刚来设计院分不清哪个才是上,查查院史,查查企查查,就一清二楚了。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是说说而已,卡资质,卡来历,不是嫡系,再强的设计能力你也进不来,无他,嫡系都要饿死了,总得救一救。
各大平台疯传的[xx院降薪了/发不出工资了/重组了],一副马上就要抬进icu的感觉,但是下一秒往往就突然从其他院手里切走了一块大蛋糕,这就是背后的老头发力了,反倒是许多行业标杆的设计院,突然就开始改革,这就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手心手背都是肉,有儿子快死了在哭诉,当爹的就得拿个章程出来,能救,代价不轻,而且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所有儿子都得按章程来,降本增效不是说说而已,哪怕你一时风头无量,也得像被启动了催眠app一样令行禁止。
只不过有的院是大型cosplay现场,有的院就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员工做思想工作,什么时代一粒沙落到员工头上就是一座山,借着三项改革的尚方宝剑在那对着盘根错节的组织架构雕花。
趁这2年国企改革的浪潮赶紧动手,大哥不笑二哥,你也暴力裁员我也暴力裁员,赶在社会动荡政策民怨沸腾被强制终止不了了之的窗口期能有多狠就多狠。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知道吧,你下次想改革想裁员?没机会了,下次说不准你个汇报才打上去就被母公司驳回了。
至于底层?“前有追兵后有猛虎”啊。
收入其实是要从2个方面去考虑的,1是实打实的工资,2是你的付出成本。
如果只谈工资,那很明显和哀鸿遍野的舆论不匹配,现实情况是付出成本过高了。
一边是时薪“追兵”,一边是专业污名化“猛虎”。
拿时薪去对比其他行业,从进厂到铁人三项,吉祥三宝,论证结论就是设计院时薪对比其他行业没有优势。
我这里提出一个平时知乎不怎么聊比较反直觉的一个点。
这行业在红利期被资本改造的非常彻底,打工人的每一个环节该如何剥削,怎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被研究的透透彻彻。
知乎很多大v会告诉你,说这个行业很落后,他们不懂得利用诸如bim、ai等工具来提升生产力,仿佛只要有单位能实现技术软件上的普及教育,就能换血重生了一般。
但是他们几乎不会提各大设计院内的管理系统,是如何一步步研究、压榨底层各个时间节点,反复在各个节点增加事无巨细的各种要求,进一步内耗底层的。
管理系统本质上是减少高层工作量,明确责任划分,压榨底层的存在。
底层加班到几点,工作量是否饱和,事情推进到哪个节点,卡在哪个节点,执行的怎么样,前面设了几道关卡把关,把关执行的怎么样,甚至事情结束了之后还能便于职能部门抽查敲打。
在这套管理系统出来之前,只有中层,而且是很有能力的中层,才能比较清楚自己部门的人效比是个大概什么情况。
设计院在红利期开发出来的这一套系统,是久经考验的,但进入衰退期后,就变成了作恶的工具。
为了规避责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规则,来刁难别人,就变成了管理系统的日常,搞得好像各个部门都人力枯竭一样。因为管理系统只要有人想,它可以给你加无数的活,但是唯独不会给你加哪怕一毛钱。
管理系统让高层产生了严重依赖性,离开管理系统不会开展工作了,在扩张期做了无数加法,在收缩期反而做不了减法了。员工离开管理系统还是员工,但是高层离开管理系统,很快就做不了高层了!
一来二去,时薪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进一步下降了。
追兵哪怕站着不动,设计院都能自己缩小与追兵的距离,这就很神奇了。
至于猛虎,你现在很难找到一个高三家长他不认识张雪峰。
设计院现在的处境,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没有主角的命,得了聚光灯的病”。
土木工程和智能建造出现在各大直播间,不是因为这个专业有多好,也不是他到底如何烂的无可救药,而是自媒体需要立一个靶子,放在欧美这叫脱口秀“冒犯的艺术”。
而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就是被冒犯的对象。
高考分数线崩盘,转专业政策,985捡漏,专业改名,考研缺额。每个名词都被做成了段子在各个直播间带来了欢声笑语。
被冒犯了,你不要生气,直播间都是欢快的氛围哈哈大笑,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伴随着抖音日活的高歌猛进,不知不觉行业细节就被上了称。
有些东西就怕上称,上称千斤打不住。
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就是那个在直播间上称的,反倒是始作俑者的地产现在被政策捂着不让上称,但大伙心里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业的寒气已经散发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过去家长们可能不重视的就业现在成为了不得不认真思量的话题,这个时代的专业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定有错误答案。
院校为了保投档线,取消专业就不得不走上议程了。
从业人员也开始避嫌,只提母校不谈专业。
专业污名化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是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早就经历过的事情,但设计院的哀鸿遍野尤甚的原因是,过去的专业污名化没有一个是在经济下行期发生的。
经济上行期最多也就嘟囔一句水专业,靠着母校的牌子,校友企业的帮扶,总能睁只眼闭只眼。
但到了经济下行期,学院老师摇摇头,一次又一次像个推销员一样给施工单位打电话让他们来参加一下招聘会,报销食宿,这些都是过去没有过的事情,习惯了企业给学校交钱才能入场的傲慢,又怎么会真心接受如今的地位逆转呢?
表面功夫到位了,应付一下上级领导就行了。企业自身都难保,拿不出真刀实枪的岗位来对专业进行支持,跨界企业更是自扫门前雪,于是专业污名化速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直接就化为了猛虎。
遇到猛虎食人,不要怕,你不需要跑赢老虎,你只要跑赢你的身边人就可以了。
翻译一下意思是,专业污名化不要怕,你只要专业分数线不是最低的就可以了。
但难就难在,现在已经是专业分数线最低的了,有土木兄弟垫底,哲学、管理学、英语的难兄难弟都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
穷则思变,设计院的底层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贵,孔乙己的长衫脱与不脱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而专业污名化就是改变自我认知的最关键一步。
底层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就很容易坦然接受铁人三项的社会歧视。
我曾经在多年前的回答里说过,设计院的底层转行外卖滴滴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当然现在行业也到了下行周期,但是在那个时间节点,底层转行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
当初设计行业的新卒往往还幻想着自己评上职称,靠着学历和职称收入大涨,做着都市白领精英人士的美梦,最后一个都没兑现,纯纯的虚度光阴。
满脑子的疑惑最终在自媒体时代被互联网解答:
版本末期的资本去留,纷纷离场如何贱卖设计院资产资质。
过去发展的红利是怎么变成了香车宝马进入了既得利益者的口袋,如今的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为什么不能劝说他们把过去的盈利投入再生产。
政策端又是如何通过减负资质给企业降低负担,证书大放水,挂靠价格一再下跌,证书补贴几近于无。
职称体系和执业资格体系为何割裂严重,大院薪酬体系为何愈发倾向于职称体系而不是注册体系。
········
底层知道了,原来这行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原来自视甚高冰清玉洁这些东西自然是看不得的,现在被动接受了专业污名化,也就接受了行业的黑泥,三观被重塑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美好幻想被无情覆写,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展现出哀鸿遍野的姿态。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
很多人说向事务所转型就好了。
我之前有聊过类似的回答,我不看好。
日本的事务所模式并没有救行业新卒。
更何况在存量占比极大的时代,你终究是要把责任归位的。
很多人说现在图纸都是终身负责制,都具体到人了还要怎么样,不用担心找不到人吧?
但是找到人和能负责是两码事。
旧的蓝图,上世纪7080年代的图纸我接触过很多。
字迹可能模糊,但是辨认并不困难,问题是单位都没了。
这是能找到的资料,找不到的呢?
单位重组几次,资料档案室的文件可能就藏在某个冰冷的仓库角落几十年暗无天日。
开介绍信之后,首先得知道你要找的东西的名称,文档管理人员才能知道这个东西在不在仓库里。这还是数字化改革了的。
如果事务所化,你猜猜天量的存档文件事务所会不会单独掏一大笔钱去保管?
你猜猜政府归档会不会让你这么轻易的调取和使用?
更何况事务所化后根本没能力去负责了。
这场饕餮盛宴最终还是会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政策指导下形成各个大院在各自领域存续的格局。
行业壁垒会进一步加深,因为已经没有民营资本有意愿去抢占市场了。
利润率也不会因此变得好看,在国资委的角度其实他们算是救了设计院,饿不死就行了,想倒反天罡回到上世纪事业单位的格局是不可能。
这套体系维持20年不是问题,20年后大学生供应断崖式下跌了维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留给后人的智慧就好了。
说不准那会的ai真像知乎大v鼓吹的一样起飞了拯救生产力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