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之后的一千多年再也没有女性复制她的道路称帝?

发布时间:
2024-10-13 21:53
阅读量:
4

从此以后洛水就臭了,甚至功高震主的外姓大臣都臭了。

唐中宗韦皇后、唐玄宗武惠妃、唐肃宗张皇后:我们都被当贼防了。

章献太后刘娥摄政后期,她享受的礼仪规格已经跟皇帝接近或没有区别。她甚至曾试探性地询问大臣:“武则天这个人究竟怎么样?”著名谏臣鲁宗道回答说:“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一句话就把刘娥噎住了。

唐朝的历史,对于宋初的人来说,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唐鉴不远啊,同志们。女人干政,甚至改朝称帝,都仅是两三百年前的事情。

后世有为女主越不过男权社会的偏见!

北宋一共产生过5个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刘娥是第一个也是最有作为的一个:她摄政期间,终结了宋真宗极端荒唐的天书政治,让朝廷回归正常状态;她先后六次下令严惩贪官,并掌握朝中高官所有亲戚的名录,严防裙带关系;她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一度改革茶、盐的官榷制度,实现茶、盐暂时局部的通商;她审时度势,独具慧眼地在川峡地区发行流通交子,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为女性,她还强调夫妇齐体,提高妇女的地位和财产继承权…

然而,与男性相反,作为女性,她越有作为,越想作为,她所受到的掣肘就越大,所得到的评价就越低。

北宋5个摄政皇太后,总体评价算不错,用史书来说,叫“累朝母后之贤,非汉唐可拟议”,因为在强大的男性士大夫压制下,最后没人迈出武则天那一步。但比较而言,刘娥可能是5人中评价最低的一个。反而是最没作为、完全沦为旧党打击王安石变法派工具的神宗朝高太后高滔滔,竟然被史书捧为“女中尧舜”,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高太后迎合了司马光一党的守旧主张,而司马光恰好是个杰出的史学家,如此而已。用高滔滔的姨妈、英宗朝摄政曹太后的话来说,这就叫“教做也由相公,不教做也由相公”。摄政皇太后越无权,越听话,她们在男性士大夫写就的史书中,评价就越高。

而一生饱受争议的真政治家刘娥,最常被人记起的历史评价,却是这听起来十分暧昧的10个字: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表面是在夸刘娥有政治才干,实际上是在说,好险啊,这个女人要是再往前一步,那就是另一个吕雉,第二个武则天。

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史载,刘娥穿衮衣,戴仪天冠,去参谒太庙。

朝廷士大夫都炸了。衮衣,是天子举行国家大典穿的衣服。太庙,相当于赵宋家族的家庙,是男性皇权的象征,历来只能由皇帝祭祀。刘娥的做法,在士大夫看来,不但侵犯了皇权,而且严重扰乱了男性社会的权力秩序。

此次参谒太庙,被认为是刘娥有心效法武则天的证据。连清初大儒王夫之在论著中,都对刘娥大加鞭挞:“刘后以小有才而垂帘听政,乃至服兖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男性士大夫最气愤的,正是“乱男女之别”。一切的根源,仅在于这是个男权社会,而刘娥偏偏是个女的。

以前,有一次刘娥与宋仁宗一同出行。她让自己的车驾先仁宗而行,参知政事鲁宗道赶紧制止道:“妇人有三从,在家从父,嫁从夫,夫殁从子。”用女性的三从四德,而不是用皇权不可僭越那套理论给刘娥施加压力,刘娥很无奈,只得命令车驾跟着仁宗走。

没有一种史书会记录下这个颇有“女权意识”的女主的痛苦和悲哀,毕其一生,周遭都是男人的反对声,一开始反对她的出身,后来反对她的性别。没有人在乎国家统治者的本质,是能否让天下太平;所有人只在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不能是一个女人。

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发动流血政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把手段看得跟目的一样崇高,希望以温和的方式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后来的女性。在她摄政后期,她命人编制了《新编皇太后仪制》,记录她垂帘听政期间的各种制度,以后的后妃可以据此在礼制上继续分享男性皇权。美国汉学家贾志扬说,《新编皇太后仪制》在刘太后摄政十年后才推出,不是因为她想最终更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而是因为她想建立一个历史遗产。

但是,男性士大夫认为,这些制度太超前了,在刘娥死后,将这部文献毁掉。

宋仁宗亲政后,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政治变革,对刘太后生前的内外势力实施打压。这几乎是所有在强权母后干预下成长起来的皇帝通用的做法,展现了被长期压抑的人性爆发。最典型的一点体现在人事安排上:凡是刘太后信任的官员,都远贬他处;凡是被刘太后贬谪的官员,都召回朝廷。通过这些发泄式的政治操作,宋仁宗既表达了对刘太后的不满,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看到此,有人开始进一步离间宋仁宗对刘太后的感情,向宋仁宗奏明:“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于非命。”宋仁宗从此怀疑自己一直生活在一个惊天大骗局里面,直到亲自开棺验尸,看到李宸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这才相信李宸妃不是被刘太后所害而毙命。宋仁宗反过来责备离间的人多事,说:“人言其可信哉?”

在冲动过后,宋仁宗回想起刘太后摄政的十几年间,自己的人身安全从未受到威胁,国家也被治理得有条不紊,不禁对刘太后产生了感激之情。

然而,宋仁宗“放过”了刘太后,天下人却没有放过刘太后。

在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刘娥被刻画成一个权力欲膨胀、心狠手辣的毒妇。这个形象也成了刘娥在历史中的刻板印象,不读历史的人,轻易就上了虚构戏曲的当。

刘娥因为是女性,在传统的男性权力架构中,是不允许接触权柄的。历史上所有干政的女性,甚至包括那些特别有个性的、诗词写得好的、舞蹈跳得好的、长得极其漂亮的,无一不是在传统历史记述中被妖魔化,被丑化,被鞭挞。几乎没有人替她们说一句公道话,或者替她们说话的人,本身就很边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