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万人民币,到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会不会是富豪?

发布时间:
2024-09-22 23:19
阅读量:
5

世界最穷国:一辈子没见过肉,自行车是豪车,人均收入95元,还禁止跑步…

去年三月,我把自己丢进了布隆迪,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某种奇特饮料,其实是个地方!

临走前,我还嘚瑟地告诉朋友,去非洲感受下大自然的呼吸。结果,这一呼吸,直接让我瘦了十二斤!回来后,我决定布隆迪再美,我也不愿再踏足第二次。

布琼布拉机场,那是布隆迪的国际门户,别提多“国际”了,四个航班信息的显示屏,小得我手机都不屑一顾!

机场跑道比我家附近的马路还窄,偶尔才有几架飞机起降,远处更是零星散布着几架废弃的小飞机。候机厅的座椅,坐久了直催你起飞!

布隆迪的最好酒店,也就勉强比得上咱们国内的快捷酒店,300块一晚的那种。

布琼布拉街头,更是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小镇气息浓厚,两边的房子彩得跟春节挂灯笼似的。

车辆稀少,偶尔经过的几辆车,速度慢得像在参加蜗牛拉力赛。但得提一句,这儿的空气确实新鲜,全城绿化做得像座大公园,这点倒是让人心旷神怡。

先来了解下布隆迪的基础信息

布隆迪,实际上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的南侧,四周邻国众多,北边是卢旺达,东南边是坦桑尼亚,西面是刚果金,西南边则是那个著名的坦噶尼喀湖。

布隆迪被誉为“山丘之国”,这可不是因为多山,而是这些高原和山地的平均海拔高达1600米,走在那里,你随时都有成为“高人一等”的错觉。

这里的气候多变但规律明确,年平均温度就像个乖孩子,基本保持在20到24℃,偶尔心情好了会升到33℃。

而布隆迪的天,也分三个季节展示它的心情:2到5月是“泪流满面”的大雨季,9到11月稍微收敛点,变成小雨季,其他时间则是干燥得能让你的皮肤想念雨水的旱季。

布隆迪的人口密度高得惊人,有1110多万人挤在2.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多地少,似乎每个人出生就被赋予了“挤地铁”的天赋。

首都布琼布拉,这地方聚集了大约30万人,这个数字在布隆迪算是“大城市”了!这里的行政划分也挺有意思,一个直辖市,16个省,129个县,你说繁不繁忙?

话说回来,布隆迪人的生活,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香蕉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你若是有辆自行车,那就是当地的高富帅了,随时有可能收获暗送秋波的目光!

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只有51岁,想想都觉得心酸!年轻人占了大多数,但孤儿却有61万之多,每100个孩子就有5个活不过五岁。

经济方面,更是让人揪心!

布隆迪人均年人均收入仅800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5000多点,日均收入仅5元人民币,是的,你没听错,就是5元!

这里没有石油,没有钻石,经济主要靠农牧业支撑,但超过58%的人口还是因为长期饥饿而营养不良,这是一个让人叹息的现实。

这里的农业收入虽然占到国家收入的70%,但是因为设施落后,抵御灾害的能力低,这些辛苦的农民们收入依然微薄。

不过,布隆迪的咖啡还是挺有名的,大部分咖啡都被出口,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说来也巧,咖啡出口居然能占到国家收入的93%!

啤酒业也算是布隆迪的一个“亮点”

香蕉啤酒非常有特色,技术设备简陋,但这种用传统手法酿造的啤酒,却有着无法复制的地方风味。

不得不提的是,布隆迪的家庭中只有7.6%能用上电,这数字今天看来依然让人难以置信。

布隆迪的早晨,有种不太一样的忙碌

想象一下,一大早,满街都是人们忙着运送香蕉的景象: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头顶着货物,步履匆匆向市中心进发。在布隆迪,要是你早上没看到人们运香蕉,那大概是睡过头了。

在这里,种植香蕉不仅仅是生活,简直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这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香蕉园,这不,香蕉几乎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

农民们将未完全成熟的香蕉运到布琼布拉的大集市,这一趟下来,即便是几十公里的路程,挣的钱也只够买两碗面。

要是你在布隆迪有辆自行车,尤其是那种“老式”中国二八大杠,那简直就是镇上的明星,保准有人看到你都要多瞄两眼!

这些自行车在布隆迪的生活里有着超级英雄的地位:运香蕉、棕榈果,甚至是家具和床垫,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自行车运不了的。

但这么一来,骑自行车就不是件轻松的活,尤其是在这里那些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山路上。载重300到500斤的香蕉在自行车上,稍有不慎就可能“人仰马翻”。

还有个技能很受欢迎——那就是搭顺风车。如果有卡车经过,敏捷的人们会迅速扒住车尾,让大车带着飞一程。当然,这种方式风险也不小,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会从卡车上“旋风式”下车了。

对于那些没钱买自行车的人来说,头顶运送香蕉成了唯一的选择。这活不轻松,来回一趟下来,赚的钱连瓶可乐都买不起。

不过,布隆迪的物价也挺有意思。一升汽油7.2元,自酿的香蕉啤酒才2.7元一瓶,而可乐稍贵,要3.5元。西瓜8元一个,牛奶11元一瓶,食用油(1.5升)要18元,而那些当地的饮料则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1元一瓶。

出租车费用也算合理,20分钟才13元。至于吃一顿饱饭,三个人才花36元,人均12元,连一双拖鞋也只需9元。

相比之下,布隆迪的警察和护士月收入分别只有十几和三十美元,这样的物价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布隆迪,这地方不是普通的非洲

如果你要结婚,一把锄头足矣!是的,你没听错,布隆迪的风土人情能让任何外来者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另类的世界。

这里的香蕉不仅仅是香蕉。布隆迪人把这东西当宝贝,有几十个品种呢!

而这些香蕉,大部分都去酿造了当地的特色啤酒。酿酒过程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小型的科学实验:香蕉先被埋在土里,几天后挖出来,更甜了,然后剥皮,加热水和香草搅成糊状,发酵成啤酒。

而且,必须混合三种不同品种的香蕉,这样酿出来的啤酒才够级别,口感香甜,当地人爱得不得了!

接着是乞讨,你可能会以为这不是什么技能,但在布隆迪,这几乎是生存的必备技巧。

孩子们大多数没钱上学,没东西吃,只能出去乞讨。

在布隆迪的街上,车一停,就有一大群赤脚的孩子围上来,衣服破旧,眼神里满是期盼。

再来谈谈肉食,这里人均年肉食消费量惊人地低,平均每人每年只有14克。不是每天,是每年!主食是木薯,饥饿是常态,肉类对这里的人来说简直是奢侈品。

教育方面的情况也挺触目惊心的。只有极少数孩子有机会接受到中学教育,大学更是奢谈,整个国家只有一所公立大学。多数孩子因为距离和经济条件,连基础教育都无法完成。

至于互联网,布隆迪的网络覆盖率不到5%,智能手机更是稀罕物。这里的人充电还得去专门的店,有时候一部老旧的诺基亚手机都算是奢侈品。

说到跑步,布隆迪的规定更是奇葩。由于政治原因,这里曾禁止公开跑步,认为是抗议活动的掩护。所以,如果你想在布隆迪跑步,得先备案,还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地方奔跑。

咱们得说说布隆迪的一夫多妻制。

这里不是你有多少爱,而是你有多少孩子,显示你的家庭有多兴旺。想象一下,家里小孩的数量可以从五个起跳,多到二十个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家庭模式,考验父亲的生产力,更是对他记忆力的极大挑战——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

而且,很多爸爸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孩子们都快把他当成了传说中的人物。

再来聊聊当地的卫生条件。

我的第一顿饭就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美味,而是因为我发现了两只苍蝇作为“特别配料”!这顿饭效果惊人,一周直接帮我减掉了12斤。

回家后,妈妈一看到我,泪眼汪汪的,差点以为我从非洲带回了什么奇怪的疾病。

提到布隆迪的文化,怎么能不提那震撼人心的圣鼓舞?当地青壮年挥舞大鼓,地上、头顶随处都是,他们的鼓声被称为“非洲的心跳”。每逢节日,这股节奏能让整个村庄都跳起来,老少男女,没人能抗拒这种欢乐的鼓点。

布隆迪的自然风光也是顶尖的。从坦葛尼喀湖的广袤无垠,到布琼布拉的花园式城市美景,再到萨嘎海滩的海天一色,每一处都美得让人心醉。

虽然这里的发展水平还追不上大都市,但这样的景色,足以让任何游客流连忘返。

说到最后

布隆迪人的生活哲学:简单真挚。拥有一辆自行车你就是大富大贵,一把锄头就能娶妻生子。虽然现实很多问题,但布隆迪人从不自暴自弃,这就是布隆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