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死的时候德国还有多少军队?
在捷克两个重兵集团90万人 防守挪威40万 南斯拉夫45万 库尔兰20万 柏林残余守备部队大概还有50万人,一共245万人。
二战末期,德国的军事势力遍布整个欧洲,即便在投降的边缘,德军在多个国家仍保持着大规模的驻军存在。每个驻地的军队在战争的最后时刻说明了各自不同的战术和命运,这一点在历史记录中被详细记载。 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驻军高达90万。
这些部队直到1945年5月11日才停止与苏联军队的战斗,这意味着他们长期的抵抗终于结束。捷克斯洛伐克的战况特别激烈,因为德军在此地的集结充分利用了地理和战术优势,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意志。 同时,南斯拉夫境内的德军约40万人,在得知德国总体投降的消息后,他们并没有立即放弃抵抗。
相反,他们与南斯拉夫的部队融合,采用游击战术继续对抗苏联军队。
在丹麦和挪威,大约有30万德军受到严寒气候的折磨。这些部队在听闻投降消息后,迅速停止了抵抗,丢弃了所有武装,等待盟军的接管。 波罗的海地区的德军数量近20万,尽管此地区的德军遭到盟军的重点打击,损失了许多先进武器,但他们依然保有超过100架战斗机和600多辆坦克。
在德国本土,约有70万武装力量在希特勒自杀后仍旧处于待命状态。尽管他们失去了领导核心,但这一巨大的军力在理论上仍有能力继续战斗。然而,缺乏领导和战术上的不统一使得这些部队逐渐失去了作战意志,最终也不得不面对投降的现实。
1945年春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接近尾声,而最后一场重要的战役正在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
这场布拉格战役,并不是单纯的战术冲突,而是在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和柏林陷落后,苏联红军对残余德军力量的一次决定性打击。 柏林守军在1945年5月2日向苏军投降后,苏联乌克兰第1、第4、第2方面军迅速调整战略方向,目标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旨在彻底清除德军在中欧的最后据点。
在希特勒死后的混乱中,虽然德国首都已经沦陷,但德国在欧洲各地仍有大量部队未投降,其中包括在捷克境内的90万德军。
这些部队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成为了苏联清理战场的主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的军事和政治中枢已经瓦解,这些地区的德军仍保持着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和战斗力。
他们分布在从挪威到南斯拉夫、意大利的广泛地区,总兵力达到165万。在捷克斯洛伐克,这些部队试图维持防线,延缓苏联的进攻。
1945年5月6日至11日的布拉格战役中,德军由于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及缺乏有效的指挥,其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此外,德军的后勤支持几乎已完全崩溃,缺乏足够的弹药和补给,仅能依靠残余的物资维持阵地。 在这场战役中,苏军不仅是在攻击德军的军事设施,更是在削弱德国在欧洲的残余影响力。
随着布拉格的解放和德军的继续溃败,苏联及其盟友最终在欧洲战场上确立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东欧,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局面尤为复杂。
这支部队不仅由德国人组成,还包括了大量的外籍雇佣兵,这些人大多是东欧的反共分子,包括俄罗斯的白军残余、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以及其他一些反对苏联的立陶宛和鞑靼人。
柏林的陷落在即,德国的战败似乎已是不可避免。此时,德国中央集团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处境变得尤为微妙。尽管他们的位置更靠近苏联红军,但地理上又相对接近由美国和英国主导的西线盟军。
战争末期,苏联与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维持联盟关系共同对抗德国,但实际上双方已经开始为战后的势力范围进行暗中较量。
对于那些外籍士兵而言,投降苏联几乎意味着必然的严厉惩罚,毕竟他们曾是苏联的敌人,并在战争中参与了对苏联领土的侵略和暴行。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投降西线的盟军,希望能从西方国家那里获得更为宽松的待遇。
德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迅速崩溃,德国中央集团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也逐渐明朗。
尽管他们拥有近90万的兵力,但在盟军的夹击下,这支部队的抵抗能力急剧下降,他们的最终命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战争大局的牵引。
1945年6月10日,当挪威的德军部队最终投降时,标志着苏联及盟军在欧洲的全面胜利。
来自 (英)温斯顿·S.丘吉尔著;康文凯等译. 二战回忆录 下[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