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走向共和》电视剧?

发布时间:
2024-09-10 22:32
阅读量:
8

《走向共和》可不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导演张黎的野心极大,他不仅要拍电视剧,他还要“开启民智”。

按照美国给中国划定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发展后,一定会有一批人自发追求“民主权利”,主动追求政治改革。

那政治改革的方案是什么呢:西方民主制度,也就是孙中山最后的讲话。

《走向共和》播出的时间点是2003年,在美国人的计划中,这个时候变化也该出现了。

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很认可美国人安排的这种路径的,他们对中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信心,非常仰赖美国人提供的理论支持。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行各业的“公知之风”盛起。

张黎导演很明显就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于是乎,《走向共和》出台了。

《走向共和》的核心主题只有一个:找出路。

旧制度不行了,敌人打进来了,所有人都在求新求变,给中国找一条新的出路。

为了迎合这个主题,编剧和导演对历史进行了大量的“辉格史学”式的魔改,以现实需要来展示历史人物的形象,而不是以历史事实来展现历史。

于是,大量颠覆性的影视形象出现了。

李鸿章为了国家呕心沥血,光绪为了前线打仗要卖龙椅,慈禧一切都明白只不过她实在太难了。

张黎之所以要这样塑造他们的形象,是因为他想给人们传递这样一种历史观:

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富国强兵国家兴旺,前赴后继地为中国寻找着出路。

李鸿章、光绪、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找出路的精神是一脉相传的,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就是那黑暗中的火把,就是那黎明后的曙光。

这种观点一出,那就难怪会招来舆论如此之多的批判声了。

因为他完全改变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这里面的许多人,李鸿章、光绪、慈禧,他们本身就是封建力量的最高代表,没有他们的反动阻拦,中国革命根本不会那么艰难。

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不是靠什么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被中国革命者发动起来了。

是人民的力量,才使得中国革命成功的。

哪怕是曾经笃信西方的孙中山,最后也是背弃初衷转向“联俄联共”,国民党才真正走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的正中央。

可在《走向共和》中,所有力量的探索都被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唯有人民,不仅没有被褒扬,反而还被丑化了。

典型例子就是不知道甲午战争意义只知道卖混沌的小摊老板,就是在慈禧面前只知道装神弄鬼的义和团。

没有人民的探索,只有被无限拔高甚至虚构的所谓的精英的探索,这就是《走向共和》。

对这个问题,若干年后,张黎导演自己也有过反思。

2016年,张黎导演在拍电视剧《少帅》的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起《走向共和》,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当时太年轻了。换句话说,就是太猛了,缺乏智慧。当时应该成熟些,当然这是年龄使然,每一代人都这样。如果采取些技术处理,在一些并不伤及主题阐释的东西上再柔和些,可能它不会激怒那么多人,也不会激怒我的对手。”

他说,如果有机会重新拍摄一次《走向共和》,“应该还是这个故事,还是这个主题,但会拍得让人接受起来舒服得多”。

从2001年拍摄《走向共和》到现在的15年里,张黎不断在思考这部片子的缺失和不足。这部片子当时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制度之争,“但是今天再来看,这种争论还很重要吗?”

“我曾经想过,就算是《走向共和》解禁了,我也不会同意让它重播,我可能会重新剪辑一次那个片子,或者更深入地重新拍一次。”张黎说。

几年之后,张黎导演更成熟了,更重要的是,编剧换成了刘和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明王朝1566》横空出世。

《大明王朝1566》明显比《走向共和》更成熟,他集中笔墨于体制中的问题,剖析问题,展开问题。

至于最后的解决办法,他只给了一句轻描淡写的“隆万大改革”,就一带而过。

实际上,这就是将思考留给了屏幕前的观众自己,而不是用一个所谓的“民主共和”硬灌。

问题我帮你指出来了,以后到底该怎么办,电视机前的您,自己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大明王朝1566》依然在各大平台有许多深入二创的主要原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