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国人平均每秒喝掉676杯奶茶,一年消费超213亿杯,全年产生43万吨塑料垃圾,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发布时间:
2024-09-10 00:33
阅读量:
4

一、请先允许我来yygq一下

同样的写法,我写如下新闻,澎湃又该如何应对呢?

美国人平均每秒吃掉1104份[1]快餐,一年消费约348亿,全年17万吨纸张只用一次,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统计显示,美国人每周要吃1-3次快餐,按3.35亿美国人口、平均2次每周计算,可得出年、秒消费数据


我也打算发起一个组织,就取名环保大西洋环境资源中心,发布一个报告《解锁快餐新绿意:美国快餐行业减纸路径研究》报告,针对美国顽固不化的纸张浪费挑战,为行业未来五十年的减纸路径提出建议。我们的建议就是:美国人少吃快餐,实在忍不住要吃,可以像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民去食堂买菜一样,自带小锅小碗去买。

网图 侵删

或者,建议美国人民尽量采用零元购的方式吃快餐,直接去厨房“拿”,这样就用不上纸包装盒子和垫餐纸了,达到了环保目的。


吃汉堡的同时,美国人一般得喝个可乐之类的吧,那大部分可都是一次性瓶子装的,就算一半是塑料瓶子,每秒也要552个了,所以我还打算发个姊妹篇的新闻:

美国人平均每秒喝掉552个一次性塑料瓶装饮料,一年消费约174亿个,全年35万吨塑料垃圾,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并配合姊妹篇报告《解锁快餐新绿意:美国快餐行业减塑路径研究》报告。


这里并不是要否定环保的积极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减少塑料的使用确实有助于绿色发展。本人就有自带保温杯的习惯,无论是自己泡好茶或者咖啡出门,还是喝完后用保温杯在店家购买奶茶、咖啡。

然而,本人在上面yygq澎湃这条新闻和相关报告,是因为所有的环保问题相关内容,都必须关注到一个关键点:

环保问题是一个综合治理问题,追求环保与经济发展、生活便利之间完全可以找到平衡点。

这种寻找平衡点的方式,既可以是限制某些不环保的行为,也可以是其他管理手段。如果一味的牺牲生活便利和经济发展而追求所谓环保,却忽视其他手段也可以控制污染,那就是因噎废食。本例中,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手段来减少一次性塑料杯使用带来的环境负担。而且,相较于塑料袋、废纸张之类的,奶茶行业的塑料垃圾算是比较容易收集再利用的,尤其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垃圾回收产业(拾荒者、废品站的勤劳人民)支持下。

二、“新闻学”的又一次大胜利

在分析这个所谓《研究报告》中的环保相关问题之前,本人想先吐槽一下澎湃的这个新闻。我们都知道——

任何新闻报道,必须秉持客观、公正、非情绪化原则。

然而,在本案中,这条新闻显然又是“新闻学的一次胜利”。

作为一个研究报告[2],原报告开宗明义其实还是相对建设性的,开头人家就肯定了中国近些年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当然,这个报告及其背后的机构是不是真的那么“积极”,后面会说。

原报告摘要中,还是把研究目的包装得具有建设性

人家仅在第8页的一行用于数据支持的文字中提了一嘴213亿杯,并非全文主旨部分强调的重点。

原报告中,213亿这个数字仅作为数据分析的支持资料提出

相比于尚且在遵循科学理性与严谨性的原报告,这个新闻显然就更加刺激眼球。

澎湃的记者们似乎数学非常好,一下子就给换算成平均每秒钟就喝掉676杯的惊悚数据,放在了全文第一句,且213亿这个数据也变成了标题的重点[3]

一秒就几百杯,眼睛一眨竟然浪费掉一屋子的杯子;一年213亿,几百亿,想想就很大——于是读者就开始被吸引住了,情绪就被调动了,流量就有了,甚至背后某些目的是不是也达到了?

某新闻中,则将该213亿、676杯等数据拎出来强调

然而,213亿杯/年、676杯/秒在13亿人这个人口背景下,到底算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呢?很多读者是没有概念的。作为新闻,既然把这些数字提出来讲了,就应该通过内涵阐释横向对比等方式,告诉读者这些数字的意义。

可是,某些媒体敢于去做严谨的解释吗?或者说有动力这么去做吗?就像本人在一开头yygq的那样,把美国的类似行业数据拉出来一看,就会发现吸引眼球、调动情绪的目的崩塌了。类似的,213杯/年,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喝了十多杯奶茶,这比起包装饮料等产业,或相较于美国人喝瓶装可乐,恐怕并不离谱。

事实上,这种通过突出看似很大的数字的绝对值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就是新闻伦理反对了几十年的典型反面案例。当然,反过来说,对于那些没有底线的所谓新闻人来说,也是制造焦虑、对立等负面情绪的有力手段。也难怪张雪峰们看不上新闻学专业,整天吐槽。

因此,本人不得不怀疑:报道这个报告的新闻,到底是真的想以报告的发布为契机探讨环保问题呢,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三、新闻背后的所谓“环保报告”屁股到底坐在哪里?

当然,这个报告本身也并非无可指摘,只是包装得相对理客中而已。笔者在此想从两个角度来说。

(一)就报告本身,它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问题上写法颇为可笑。

在计算奶茶杯子的数量、塑料重量等段落中,报告引经据典,计算明确;然而相比之下,可回收问题却仅仅引用了某些莫名其妙的“定性”论据——

1、三张图片都是一些局部视觉素材,毫无宏观的全量数据支持,也没有做定量的抽样调查或定性的田野调查,这能作为论据吗?

2、回收站里既然铺满了已回收的这些废品,是不是恰恰说明中国在回收方面的独特成效?

3、以PET饮料瓶、PP外卖餐盒的图片来说明“奶茶杯”,这不是典型的“用大概念代替小概念”的偷换概念吗?

4、仅以回收价格无法很高来否定可回收性,这不是典型的“用定量概念代替定性概念”的偷换概念吗?

5、用国务院小程序的查询来判断是否可回收,是不是有点搞笑了?连拾荒者都知道,这些杯子是可以回收卖钱的,不会因为某个小程序的判定就不去收。而且,前两张图片不恰恰说明了它们正在被回收吗?

就如前文提到的,不分析综合治理的环保问题研究都是耍流氓;而本研究虽然提到了,但非常潦草。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报告撰写者有能力收集、分析严谨的定量论据,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找不到什么严谨论据,只能“为了黑而黑”。

这里,就更不用说前面提到的与其他地区(比如美国)横向对比之类的了。


(二)这个“环保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又是个什么成分的NGO,值得深挖。

经查询,果然是个美国机构[4][5]。有趣的是,这家致力于太平洋区域环保事务的NGO,对美国自己沿太平洋地区的关注仅限于“北极圈(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州”,不知道华盛顿州是不是已经不属于美国了?其他地区中,日本也沉没了?莫不是日本的核废水把日本从这家NGO的地图上腐蚀掉了?

其英文网站揭示了总部地址

其中文网站也写明了是美国NGO,列明的项目点位中,显然缺失了日本等国家

还有一处有趣的细节,该NGO的某个负责人来自菲律宾,专业是海洋科学[6]。不知道Michael Atrigenio博士如何看待那艘锈迹斑斑的破船对南海地区的污染问题。


当然,这个机构似乎并不是非法机构,其在国内有合法资质,拿到了重庆市的注册许可。但即便如此,屁股决定脑袋,打打擦边也是这类NGO的基操了。咱们给它们合法资质,也是看中其统战价值、外交价值,只要它们不那么过份,提的意见在客观上有些正面意义,一般也不会一棒子打死。

以该研究为例,我们确实应该加强塑料用品(不仅限于奶茶杯)的回收循环利用问题,这是该报告的积极一面。然而,奶茶行业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不仅给我国老百姓带来了幸福感,且正在走国际化路线,可能成为我国第三产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在此时被选择性地打了一棒,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目的,就值得警惕了。

某些新闻单位,还变本加厉的利用某些所谓“新闻学”技巧来博眼球,已经不能用simple或naive来概括了。在本人看来,他们一点都不傻,而是忘记了一句话——

报道出了偏差,你们可是要负责任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