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八十九世纪法国打了那么多场败仗每次都能迅速恢复,最后没被英国落下多少反而能甩开其他国家一截?

发布时间:
2024-09-09 22:15
阅读量:
10

因为法军让英国吃了大亏

有个反常识的事实,法国海军的表现远优于陆军,他们对英国商业的打击远超想像。仅仅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拉各斯海战,法舰截击支援西班牙战场的英荷海军,就摧毁了90艘满载物资的英荷运输船,给英国造成了自伦敦大火以来的最大财富损失,据称总损失超过6000万法郎,其中一半落入法军手里。要知道,路易十四时代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8900万里弗尔(与法郎比值约1:1,一说1:4)。路易十四迫于开支浩大,一度将王廷餐具拿出来卖了换钱充作军费,也不过值40万法郎。法国海军甚至在之前的比奇角海战完胜英荷两强,还登陆将英国的廷茅斯港占领并烧成白地,将港内的4艘英国主力舰和8艘商船一网打尽。法国海军一度取得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对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如果不是法国措手不及,不能及时派陆军跟上,英国的命运可能会再一次法国化。

路易十四以一国之力对战神罗德意志、奥地利、西班牙、荷兰、北意大利,而英国不过打打助拳,却依然被法国逼得每年开销1300万英镑,英国财政实际被打崩了:

“政府负债累累,光对海军就拖欠了400英镑的军饷,像之前的王朝一样,可怜的海员出海征战,却分文未得。海外的承包商追着(政府)应付款项,而英格兰国内的债主和公务人员只能边等边借款渡日,做为英格兰公使出使海外总难免尴尬,有时还可能面临窘境。。。。这些都让主战的‘辉格党’不受待见,很多一开始主战的人也转变了观念,在固定的财政收入之上,这个冬天下议院决定额外征收600万英镑。。。。这一年本来就歉收,额外的开销让民众反感”----------[英] 乔治·麦考莱·屈威廉 《安妮女王时代的英格兰:和平之境》

而七年战争期间,法国只投入了很少一点资源,就在印度和北美长期牵制了英国十倍的国力。

由于路易十四半途而废的错误政策,直到1760年,北美“新法兰西”只有6万法人,而北美的“新英格兰”却有159万盎人,所以英国可以轻松在北美集结5万军队,而法国人把混血儿都拉上,只能凑出1.4万兵。英国坐拥如此优势,仍花了超乎想像的代价,北美法军日常性的以少胜多,甚至法军还有能力反攻,攻占了英方战略据点提康德罗加。亲法的印第安人成批屠杀英国战俘和伤兵,光头皮就不知剥了多少次。

比如1755年6月,英国拿出两个军的兵力进攻法国杜肯堡,法军只有100名正规军,200名法加民兵,900名土生于北美的法裔人,结果只交手2个小时,法方仅死3亡4,另印第安盟友伤亡100,就歼灭了近1000英军,英军86人的军官团基本被一锅端,63人战死;1757年,法军围攻亨利堡,英军2200人投降,印第安人不顾法军阻挠,大杀英国战俘,还掠走400多英军为奴;1758年卡永里堡之战,法方仅损失350人,却造成英军1900多人伤亡。

法国在印度的投入也少得可怜,却仅以6人阵亡就打下了英国在印度的中心马德拉斯,将英国百年经营洗劫一空。英国集结6000人反攻法属印度的本治里,结果法军伤亡300人,却歼灭了三分之一的英军,生生打出《亚琛和约》。

在地中海,法舰队完胜英国海军,包围了英国的战略重镇米诺卡岛,英军全部投降,将地中海牢牢掌握在手里。这一胜利的战略高度,是后来拿破仑都未曾达到的。

英国占了一大便宜是法国主要国力用来欧陆争霸,它可以集中资源搞海军,打击资源不足的法国舰队,所以路易十四、十五时代,几场主力舰群的交锋,英国取得了胜利,人们也光把目光盯在这一点上,却不知道法国转而化整为零,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私掠船公司,与海军舰只、裁下的海军官兵单独签合同, 跑到海上打劫英国的商船,对英国赖以立国的商贸网络和财政构成了致命打击。

即使据英方自己的统计,七年战争中仅仅在1756到1760年间,法国就掳获了2500多艘英国舰、船,这其中主要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而法国只损失不到1000只船,其中242只还是海盗船。

英国还耗巨资进攻法国海岸线上的罗什福尔、瑟堡、圣马洛、贝尔岛等等,都徒劳无功。

英国真正扭转战局的,是拿钱砸普鲁士,开始每年67万英镑补贴,后来加到120万,欧陆战局严重的牵制了法国,英国趁机腾出力气,以巨大代价收拾了北美和印度那一小队法军,但最终还因开支沉重,引发北美十三州不满,被法国成功分离出去----------为了区区几座加拿大的法军堡垒,英国把新英格兰的老本给丢了,失去了在美洲最有价值、主要人口和财富来源地,妥妥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英国征讨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经历了三次更严重的失败,正因为经略南北美洲的失败,英国所谓“日不落帝国”听着唬人,其实也就一个印度值钱,虚得很。

法国虽在路易十四、十五时代的战争中吃了不少败仗,但始终没有让战火烧到本土的核心区,基本上战斗于国门之外,蹂躏着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的国土。路易十四甚至腾出一只手保住了西班牙,在西班牙仅用一次战役就几乎全歼英军,使波旁王朝在西班牙也建立起来,而英国每年在西班牙100万英镑的军费等于打了水漂。

西王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法国没有致命失败,只遭受了一些国门外的战术失败,也均不用承担赔款。

即使一直以为奠定英国世界霸权的七年战争,英国实际占的便宜有限,法国损失和失败,实属 “雷声大雨点小”。

英国根据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表面上)收获很大。她在美洲得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布雷顿角及其附近的岛屿,还得到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的权利。。。。。。她在西印度群岛得到了格林纳达岛、圣文森特岛、多米尼加岛和多巴哥岛。她从西班牙得到佛罗里达,在非洲保留了塞内加尔。在印度,东印度公司保留了它征服的辽阔土地,虽然有些贸易站归还了法国,但法国人在次大陆的政治野心终被彻底挫败。在欧洲本土,米诺卡岛归还英国,敦刻尔克的工事也终于拆毁。

史学家们对于承认英国为大帝国的这个和约持乐观态度,而忽视了这个条约在战略上的不利之处。。。。。法国的海军力量丝毫未减,她在美洲收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在圣劳伦斯湾得到在纽芬兰沿岸捕鱼的权利。这些地方成为拥有一万四千固定人员的法国海军的疗养所。它们的商业收入每年约这五十万英镑。它们可以成为海军基地或者把法国产品运进加拿大的走私中心。在西印度群岛中,这次战争最宝贵的战利品、盛产食糖的瓜德罗普岛也归还法国,一并奉还的还有马提尼克岛、贝尔岛和圣卢西亚岛。瓜德罗普岛非常富饶,英国政府甚至想保留该岛而把加拿大归还法国人。上述诸岛也是以后反对英国的良好的海军基地。   

西班牙(在法国庇护下)重新得到加勒比海上的战略要冲哈瓦那港,并且收回对华贸易中心马尼拉。如果英国人保留这些基地,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就会永远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尽管皮特极力反对,非洲的戈雷还是归还了法国,那里是很好的基地,海盗可以从那里出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贸易航线。而且,《巴黎和约》没有考虑到腓特烈大帝的利益,他只好自想办法。他认为这是一种背叛行为,为此永远不原谅英国。普鲁士王国后来的决策人物也对此事长期耿耿于怀。
   这些条件离全国的希望相差甚远,虽然人们普遍希望和平,但很难预料国会是否会予以批准。必须不惜一切手段来保证这个和约获得多数通过。达到这个目的之手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许多议员在国会里使用了种种阴谋诡计。反对政府的上、下两院议员丢掉了他们有幸担任的一切职务。皮特抨击《巴黎和约》,预言战争将再次爆发,可是他无能为力。和约以三百一十九票对六十五票的多数获得批准。绥靖和妥协的潮流占了上风。皮特的努力成果受到破坏,他的忧郁看法反映了必然出现的历史事实。他看到,和约的条款中埋藏着未来战争的种子。“这次和平并不保险,因为敌人又恢复了以前的强大地位。这次和平也并不理想,因为我们得到的土地少于让出的土地。”
----------------------------------温斯顿。丘吉尔 《英语民族史》

英军为了赎回失守的地中海,不得不将最值钱的法国领地全部归还,特别是瓜德罗普,是著名的糖岛,糖在欧洲是奢侈品,那里一年出产的糖价值40多万英镑,收入几乎超过整个美洲殖民地的其他总收入。

七年战争给英国留下了几乎压垮财政的巨额债务,最终威廉皮特仍失望的看到法国依然强大。


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也是如此,法军长期蹂躏和榨取着德意志、意大利、低地、西班牙、奥地利、捷克的财富,仅在葡萄牙里斯本,一次就酷征了1亿法郎军费,对普鲁士一年要榨取几十万普特的物资。而法国本土基本完好,即使征俄战争,60万法军只有20万是法国人。

即使普法战争,法国本土也很少遭受破坏,法国生产力基本完好。英国占领的殖民地虽广,但消耗同样巨大,两征阿富汗,征祖鲁,征布尔,征缅甸,屡吃败仗,且耗资都大。 都知道普法战争50亿法郎赔款,却很少有人知道英布战争,英国开销相当于140亿法郎。

英国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天坑--------攻掠西属美洲的完败,让英国遭受了类似于隋炀帝征高丽的惨痛损失。

征哈瓦那,英国耗资巨大,搭上七千英军人命,最终还是吐了出来。

征卡塔纳赫(在今哥伦比亚),英军惨败,损兵数万之巨,劳而无功。

两征阿根廷,英军均遭耻辱性惨败,前后光投降的英军就一万多人,脸面丢尽。

这些失败都沉重削弱了英国的国力。

最后说一句,法国主力陆军的硬功夫是真敌不过英军,对英军很少能有几次淋漓痛快的大胜,从头到尾都是败多胜少,败大胜小。(就是西班牙战场的胜利,也是法军被英军突破,靠侧翼打垮了葡萄牙人,才转败为胜)。

法国海军反倒立了大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