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简爱依然被吹捧?

发布时间:
2024-09-07 22:26
阅读量:
4

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里面说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以动不动就晕倒为美。


有哪些关于英国历史的冷知识?

其实我们古时候也是这样,林黛玉病恹恹的,西施也是天天捂着胸口,被人认为十分美,还有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还珠格格》的主角原本是紫薇,故事主线就是不断被欺负,即使到了琼瑶这个年代,像这种「被欺负的女主角好可怜好能忍好美我好想爱她」的思想也是社会主流。

所以其一,「女性就该是柔弱的,被欺负了就应该忍着然后嘤嘤嘤」这一点被简·爱给果断打破了。

夏洛特写下《简·爱》的时候,英国甚至才刚进入维多利亚时代。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而即使是作品全球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的侦探女王,在其自传中也写道,女人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永远认同丈夫才是家里的主心骨,坚定不移地支持自己的丈夫。(维多利亚女王也是这种思想)

而《简·爱》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就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主张——女人要自立自强,不要依靠男人。

这都不仅仅是惊世骇俗了,这他喵的简直就是未来穿越者。

何况在那个年代,女性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供选择的工种(教师,女佣,护士,工人,没了)。大伙儿都想着嫁给有钱人,而简·爱她居然能拒绝有钱人,还是在自己爱他爱得不行的情况下。

所以其二,其坚决不恋爱脑的态度,哪怕是在今天,也是很难被女孩子们所采取的。

当简·爱第一次和男主角「对峙」时,她已经知道男主人性格暴躁阴郁,还十分傲慢。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显出「奴性」精神。

就像我们今天常开的玩笑:「给你五百万,离开我儿子!」「好的阿姨!」

这事要搁简·爱身上,她一定会拒绝那五百万。

但这不同于《流星花园》中杉菜把钱砸回道明寺妈妈脸上的举动,简·爱并不会做出这么偏激的行为。

无论遭受到怎样的对待,她都只会冷静地以言语反击。

所谓的极度愤怒,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而简·爱强大的内核,让她即使在受到侮辱时,仍然能心平气和地和对方理论。

回到简·爱和男主角对峙那里。

男主角对简·爱的态度一开始并不好,这让他俩之间的空气充满了剑拔弩张的味道。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我们读者也觉得「差不多就得了吧」,毕竟男主角有钱有势,还是你雇主,何必怼人家失了工作呢。

两人交锋,到后来男主角终于态度变温和了,说「好歹我年龄比你大,经验比你丰富,就凭这两点,对你发号施令总是没问题的吧」。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你就顺水推舟踩着人家给的台阶下吧,结果简·爱偏不。

她一方面认同,既然他是她的雇主,那她就得听他的指示和命令,但另一方面又冷静地回答,「光凭这两点并不能证明你就比我高明,可以对我发号施令。因为光拥有年龄和经验没有用,还要看你是如何利用这两者的。」

这是我第二次被简·爱狠狠震惊。

实际上,男主角恰好就被她说中了——他的过往经历对他来说是场噩梦,他从中获得的更多是痛苦和折磨,年龄和经历其实并没有带给他多少正面的价值。

而为什么我会被狠狠震惊呢?

因为在那个时候,英国还是一个「父权制」国家。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的是,「父权制」并不仅仅代表着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它也代表着一个家族中年长的男性对年幼的男性的压迫。

因此,「父权制」的另一面,是年龄和经验的绝对权威性。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光是拒绝屈服于这两者的权威性就已经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了,遑论像简·爱这样,居然还敢去质疑这两者。

这简直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一样,在当时完全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背景的女孩,是如何敢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这样的话的。

也就是从这句话起,我明白了本书被封神的原因。

接着说其三,即使在对待友情时,简·爱也无比冷静。

试想你是一个孤儿,从小被寄养在舅妈家,没有朋友,没有人爱,还天天受欺负。

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快快乐乐地参加聚会,你只能独自留在房间……

这样的你,在去上学了以后,终于认识到了一个好朋友。

她是那么地温柔,那么地博学,简直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一下子闪瞎了你的眼睛。

她读着你希望读懂、却读不懂的经典著作,她是那么有内涵,那么深奥。

没见过多少陌生人的孩子,在这一刻,可能早就全身心被折服,完全听朋友的话了。

然而简·爱并没有,在听到海伦说自己受惩罚是应该的、因为自己总是不爱收拾时,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其中的不对劲。

海伦的论证听起来十分自洽,而在西方,《圣经》更是从人们小时候就教导他们要听话、要顺从、不要质疑权威(上帝甚至要求亚伯拉罕献祭他的儿子,以证明亚伯拉罕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就连我这个东方人,听了海伦的一番话,也都差点相信了她被老师惩罚是「罪有应得」。可是简·爱没有。她认为,是惩罚她的老师有错。是老师过于苛刻,一心只盯着海伦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她无比喜欢、崇拜、依恋海伦,但她不会被海伦的思想牵着鼻子走。她有她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就连最明亮的星球上也会有黑点」,何况是人呢?

是那些苛责女孩的老师不好,而不是女孩做得还不够好。

女性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外界的压力不断要求她们去顺从、去当替罪羊,但简·爱却用小小的身体中的全部力量,去不断抵抗这一力量。这是持续终身的持久的攻防战,就连像海伦这样饱读群书的女孩子都未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可简·爱却做到了,或者说,一直在努力去做,因为这是需要持续努力的行为。

这又是让我佩服她的一点。

最后一点,简·爱很真实,考虑问题也很现实。

在谈到金钱问题上,如果换做今天的所谓「大女主」角色,那就要像《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一样,摆出一副对金钱特别不在乎、特别决绝的样子,仿佛这样才能自证清白,自己不是为了钱才xxxx的。

这本质上仍是一种懦弱,一种极度在乎外界评价的表现。

女人最怕被骂拜金,所以她们就走反路,努力证明自己不看重金钱。

《简·爱》一开始就把「金钱」这个问题摆了出来。

舅妈对她那么不好,那么她可以换一个对她好一点的亲戚家住啊?只不过穷一点儿罢了。

但是简·爱却认为,贫穷无法产生任何美德。因此,她宁愿住在经济条件更好的舅妈家。

好在那时没知乎,不然一定有很多人骂她「又当又立」——既然觉得舅妈家这么不好,那你还待在这干嘛?换个别的亲戚家呀?什么?嫌穷?你不就是吃不了苦还拜金!活该!

但实际上,「穷人」这一群体从来都不符合中产以上的阶级「淳朴」、「单纯」的想象。他们是一群没有多少人性的动物,为保持自己的动物性已经费尽全力。

所以我们看到,《嘉莉妹妹》中的嘉莉投奔自己住在芝加哥的姐姐家,可是姐姐和姐夫却对她冷漠得仿佛她是一个物件一样,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她的到来能不能给他们多提供一点收入(房租),一听说她没了工作,马上就想赶她走。

一个对精神世界有追求的女孩子,是不该奢望到贫穷人家就能获得尊重的。就像一个从小就受打压的女孩子,不该指望找一个条件差一点的男孩子就不会被欺负、就不会被打压了。

往往是上流社会人捧人,中产阶级人比人,下层社会人踩人。

简·爱在那么小的年龄,就敢勇敢承认自己看重物质生活条件,这真的是相当、相当难得的。

即使在今天,又有几个女生敢大大方方的说,「我嫁给他是因为他家经济条件好,这能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呢?

大部分人只会扯一些爱情啊、兴趣爱好相投啊、他对我很好啊之类的理由,来搪塞过去。

而夏洛特,丝毫不怕她笔下的简·爱被人骂、被人喷。敢于承认和表现自己的欲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极度难得的。

即使看完这部名著已经很久了,上面四点震撼我的地方仍然像警钟一样,在我犹豫和徘徊的时候,在我想要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的时候,从记忆的海马体中跳出来,提醒我时刻要记得做自己。

强烈建议没有读过的女生去读一读这本书,不要被各种伪女性主义洗了脑。夏洛特的文字非常简洁清新接地气,阅读体验在名著中算是相当好的。


我的其他回答:

你可能还想看看“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句话的出处——王尔德和他那些难翻译的段子。

你见过哪些和原书名截然不同的译名?

或者来一碗西方哲学:

《苏菲的世界》里为什么没有专门讲尼采?

作者的最新创作:

为什么网文100多万字看下来都不累,名著五六十万字就感觉信息量很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