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件文物能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

发布时间:
2024-09-01 19:56
阅读量:
35

1950年,志愿兵出征朝鲜,全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末代皇帝溥仪听闻,左思右想之后,最终咬牙撕烂了自己的贴身衣服,捐出一份稀世宝物。

作为清朝最后一代皇帝,溥仪前半生漂泊不定,纵然如此,他的生活也保持了很多年的奢侈水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据说他们从紫禁城搬走的时候,金银珠宝就拉了十多车。

但是坐吃山空久了,带走的珠宝剩下的越来越少,对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或被变卖,或被身边人偷走,中饱私囊,溥仪也不是太在意。

但有一件宝贝,被溥仪珍爱异常,为了隐藏的更隐蔽,他甚至让信得过的宫女给他缝在棉衣里,一直贴身珍藏。

哪怕被苏联红军逮捕,后来又被移交到中国接受劳动改造,即使在他生活最落魄的时候,这件宝贝也从未离身。

到底是什么宝贝,让溥仪如此珍视?

原来,这件宝贝是乾隆最珍爱的“田黄三链章”。

乾隆时期,国力鼎盛,国库丰盈,因此称乾隆为清朝最会享受、最会玩的皇帝,绝对名副其实。

并且,他又是一个自命风雅的人,诗书字画皆通,被一群大臣整日奉承拍马,养成了爱题字盖章的习惯。

至今为止,许多名胜古迹都有乾隆题字的痕迹,他收集的印章更是多达上千枚,被人戏称为“盖章狂魔”。

自从得了“田黄三链章”,他就经常带在身边。

能得到识章之人如此偏爱,这套“田黄三链章”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

田黄玉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玉,产量稀少,古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称,现代更是将质地纯净的田黄玉,炒到了“一两田黄万两金”的地步,足见它的珍贵。

而“田黄三链章”是用一整块田黄玉,雕成一件被链子连接在一起的三块印章。

这三块印章左右两边的形状相同,中间椭圆,连接的链条则是采用链雕的技法,首先把石材镂空,雕刻成一整条活动的石链,并且链条中不能有任何粘连,把三块单独的印章连接在一起。

这种镂空链雕技法难度极高,因田黄质软,技艺精湛高超,才能避免链断石破的浪费。

三块印章做工精巧,雕刻内容也各有千秋。

最左侧的印章属于标准造型,上面用阳文篆刻了凸起的“乾隆宸翰”四个字,意思是代表乾隆亲笔题写。

中间的印章造型精美别致,为椭圆形,也用阳文篆刻的“乐天”二字,左右以螭纹为饰。

最右侧小章和左侧造型相同,有一种对称美,采用阴文——即凹陷的方式篆刻的“惟精惟一”,此四字以回文方式排列。

据说“乐天”“惟精惟一”是乾隆亲自在《尚书》里选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和子孙后代懂得顺应天命,居安思危。

乾隆去世后,田黄三链章就传了下来,得到了历代皇帝的喜爱,溥仪自小就接受了“章在,人在,章无,人无”的教育,也对这件宝贝珍爱有加。

正因如此,纵然经历了逼宫危机,溥仪仍然没忘记将它贴身珍藏。仓皇逃离中,章亦一直与溥仪同在。

1950年,溥仪从苏联被引渡回国,看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的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慢慢地,他放下了对皇位的执着,安心接受劳动改造。

同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爱国人士都想为国家出一份力,纷纷捐款捐物。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溥仪缓缓脱下贴身衣物,一咬牙,用力将它撕开,被珍藏了26年的田黄三链章,终以惊艳的姿态呈现在国人眼前。

一整块田黄石已是珍宝,更何况是这样一件精雕细琢出来的,更是珍宝中的精品。

这样一件精品,投入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开动了工匠们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了工匠们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1950年10月,溥仪向国家捐献了“田黄三链章”,这件宝贝被专家们称为“国宝中的国宝”。

现在,“田黄三链章”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带着历史沧桑和皇家风韵,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至此,它不再是皇家私藏,我们都能一睹它的风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