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否过誉?

发布时间:
2024-08-31 22:40
阅读量:
40

2000年,金庸被浙大聘为博导,可没一个学生选他当导师。第二年,金庸仍没招到学生。第三年,金庸还是尴尬的光杆博导。2003年他招到3名博士,但这三名博士为金庸带来了更大的尴尬。

金庸当了3年“光杆博导”,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浙大。

2003年,金庸终于招到了3个学生。

金庸的第一个学生叫卢敦基。

卢敦基考到金庸名下时,已是教授,同时兼任浙江社科院研究所所长。他的学术能力完全可以当博导,他拜在金庸名下,与其说想学习,不如说想靠近金庸,了解金庸,感受金庸的大家风范。

金庸知道卢敦基的情况后,答应把他带到毕业。

金庸的第二名学生是王剑。王剑是个很有侠气的女生,她入学跟着金庸学了一段时间,称赞金庸“是一位绝对的大师”。

可王剑入学不满一年,就被学校通知换博导,因为金庸辞职不干了。

王剑博士毕业后,曾在北京教过几年书,后来做了某刊物的主编。

王剑后来说,她虽是金庸的学生,但她从未见过金庸本人。

金庸的第三名学生朱晓征是和金庸矛盾最多的。

朱晓征本科北大,硕士清华,考浙大时笔试成绩非常优秀。面试时,朱晓征说她想做曾子方面的研究,金庸觉得他在曾子方面有一定积累,就收下了朱晓征。

但朱晓征入学后又改了主意——她想研究五行与阴阳。金庸听了这个想法后,对朱晓征说:“五行和阴阳我不太懂,但你可以听别的教授的课。”

不久,朱晓征开始质疑金庸的教育方式。

金庸除了带学生参加类似“华山论剑”之类的论坛活动之外,几乎不给学生上课,朱晓征觉得金庸这种教育方式有问题。

2004年,金庸辞去浙大文学院院长职务,朱晓征说导师辞职和她的反抗质疑有关,她希望和金庸和解。

金庸辞职后,浙大历史教授何忠礼说金庸不够格当博导,南大文学院董健说金庸的水平在南大当个副教授都不够——当年金庸在南大演讲,历史政治错误百出。

金庸一生写了“飞雪连天射白鹭,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武侠小说,塑造了郭靖,黄蓉,杨过,张无忌,段誉,乔峰等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他的作品几乎部部都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在华人圈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人们喜欢金庸,崇拜金庸,也神化了金庸。

金庸是个无可挑剔的武侠小说作家,但这不代表他一定精通历史或政治等领域,并有研究成果。

当一个人的长板足够长,他身上的一切都成了传奇。

金庸在小说里用到了大量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这些小说每部都是爆款,人们就想当然认为如此有才华的金庸学术成就也不在话下。

金庸就这样成为了浙大特聘博导。

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压根就是两码事。

会炒豆芽的人未必能细致说出豆芽的发芽过程。

会炖红烧肉的人也未必了解构成猪肉的具体成分。

金庸有能力当博导吗?当然有。

他完全能成为写作技巧方面的博导,教学生怎样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写作中——而不是当文学历史研究方面的博导,发多少多少篇核心论文。

找对位置最重要,普通人是这样,名人也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