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24年8月米哈游《原神》5.0纳塔音乐会?

发布时间:
2024-08-19 02:25
阅读量:
33

盖纳笛

盖纳笛,是一种源自南美洲的传统乐器,尤其在印第安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盖纳笛是印第安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随着世界的交流与发展,盖纳笛已流传至全球各地。

盖纳笛的外观多样,大小不同,从6到60厘米不等。它通常有七个手指按孔,前面六个孔,背部一个孔,顶部开口无盖。吹口内外双切,与箫等乐器在吹口设计上有所区别。常用的盖纳笛上端吹口为V形,音孔一般为6~7个,开管,长度不等。

盖纳笛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包括骨、陶土、葫芦、竹、芦苇和金属等。近代还有合金、塑料、玻璃钢等材料制作的盖纳笛。

盖纳笛

演奏特点:

盖纳笛的音色独特,既有悠扬的旋律,又有强烈的节奏感。其音色听起来悠远神秘,大气苍凉,既能吹出粗犷、野性的音响,又能使声音微微颤抖、滑动,表达内心深处的细致情感。

演奏盖纳笛需要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气息控制和手指灵活性。与箫相比,盖纳笛可能更容易吹响,尤其是对于小一些的笛子,用力大一些即可。但其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同样丰富多样。

盖纳笛在印第安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被用于表达爱情、为舞蹈伴奏以及独奏等场合。它是印第安人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除了在传统音乐中广泛使用外,盖纳笛还经常被用于现代音乐创作和演出中,为音乐作品增添独特的异域风情。

Alexandro亚历桑德罗《最后的莫西干人》

代表曲目:盖纳笛有许多著名的曲目,如《最后的莫西干人》、《老鹰之歌》等,这些曲目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南美排箫

南美排箫,又称为安第斯排箫或印第安排箫,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乐器,尤其在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地区备受推崇。

南美排箫历史悠久,曾是南美印地安人早期的通讯工具,也是安第斯地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它不仅是音乐演奏的重要工具,还承载着安第斯地区人民的情感与文化记忆。

南美排箫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材料大多选用竹子或薄竹,也有使用芦苇等植物根茎的。排箫有平面的,也有弧面的,既有单排的也有双排的。然而,其吹口相对粗糙,演出风格多为原生态。

南美排箫的音色纯美自然,宛若风的声音,空灵飘逸,超凡脱俗。吹奏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安第斯地区独特的风格特色,给人一种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感觉,被赞为“天籁之音”。

《山鹰之歌》

演奏南美排箫时,演奏者需双手握排箫两端,吹口一端向上,置于下唇处,通过移动排箫使气流通过不同管口发出不同音高。由于长期吹奏会耗费大量气息,初学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手脚麻木、心跳加速等症状,但随着练习会逐渐适应。

马林巴

马林巴是一种键盘打击乐器,被誉为“打击乐中的钢琴”,具有音域宽广、音色浑厚空灵、声音舒适且富于变化的特点。

马林巴由木质或金属的音板(也称为琴键)组成,这些音板置于共鸣管之上。演奏者使用琴槌敲击音板以产生旋律。马林巴的音域较宽,体积相对较大。

马林巴的音区较低,音色圆润浑厚,延续音长,声音舒适且富于变化,生动有趣。

马林巴的音域广泛,一般有4组、4.3组、4.6组或5组,最高音可达高音谱表上加两线的C音,最低音可达低音谱表下加五线下的C音。在演奏时,马林巴的音高通常比记谱低一个八度。

琴槌:马林巴的琴槌相对柔软,且槌头用毛线缠绕,这有助于产生圆润而丰富的音色。

马林巴还包括共鸣管、音板、框架等部件。共鸣管的长短和直径根据音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优化音色。音板则负责传递敲击产生的振动至共鸣管,产生共鸣效果。

历史与传播:

马林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非洲,马林巴的形制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如象脚式马林巴、树干马林巴等。在东南亚,马林巴也是重要的传统乐器之一。

马林巴在16~17世纪由奴隶从非洲传入中南美洲,后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林巴逐渐在拉丁美洲普及并发展成为重要的打击乐器。在欧洲,虽然木琴比马林巴更早传入并广泛应用于交响乐队中,但马林巴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现代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应用与发展:

自1986年日本马林巴演奏大师安倍圭子设计出五个八度的马林巴用于音乐会独奏以来,马林巴逐渐成为全球化的独奏打击乐器。许多作曲家为马林巴创作了优秀的独奏曲目和协奏曲作品。

马林巴因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而受到音乐教育者的青睐。在许多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中,马林巴已成为打击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现代作曲家和演奏家不断探索马林巴的音乐潜力和表现力,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马林巴作品并在各种音乐会上进行表演。

安倍圭子(安倍 圭子,Abe Keiko, 生于 1937年4月18日)是日本的作曲家以及马林巴演奏家。

拇指琴

拇指琴,又称为卡林巴琴(Kalimba),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弹拨类型体鸣乐器。

历史与起源:

拇指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非洲,确切地说是西非地区。这种乐器在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拇指琴有不同的名称,如卡林巴琴Kalimba(肯尼亚)、姆比拉琴Mbira(津巴布韦)、Likembe(刚果)等。这些名称反映了该乐器在非洲大陆的多样性和普及程度。

最早的拇指琴使用竹子或树木制作发声体,约1000年前开始使用铁条制作,现代则普遍采用质素较高的钢材制造金属片。随着时间的推移,拇指琴的制作工艺和材质不断改进,使其音色更加优美和持久。

拇指琴主要由共鸣箱和一组金属或木制的音棒组成。音棒按照音高排列并固定在共鸣箱上,演奏者用拇指或指甲弹打音棒以发出不同音调。

使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手指拨弦产生不同音色。注意手指的力度和频率以保持演奏的稳定和准确。

非洲鼓

非洲鼓,通常指的是来自西非的Djembe(金贝鼓、坚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乐器。

起源与历史:

非洲鼓起源于西非,具体可追溯到公元500年左右,最早由铁匠们手工制造。它是西非曼丁文化的象征性乐器,与马里王国的历史紧密相连。

非洲鼓最初并非主要用于音乐演奏,而是作为生活中的信号工具,用于狩猎、耕地、取水等日常活动,以及大喜、丧礼、祭祖、成年礼、战争等重要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洲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伴奏乐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庆典和仪式中。

非洲鼓的形状模仿了非洲人用来磨玉米或谷物的石磨,呈沙漏状,两端开口,用山羊皮或其他动物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鼓身通常由一整块木头挖空制成,直径约30至38厘米,高度根据鼓的大小而定。

非洲鼓通过双手拍打鼓面产生声音,具有低、中、高三个基本音色。通过调整击打的力度和位置,可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非洲鼓的构造使其具有良好的共鸣效果,声音洪亮且传播距离远。此外,非洲鼓还常常在鼓腔内增加珠子、干的植物种子等装置,或在鼓边上装饰金属片、贝壳等物品,以增加演奏时的特殊效果。

非洲鼓主要通过双手拍打鼓面进行演奏,可以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力度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此外,非洲鼓还可以与其他非洲传统乐器如Dunun(墩墩鼓)等合作演奏,形成丰富的音乐效果。

非洲鼓的演奏曲目广泛多样,包括与特定生活场景相关的鼓曲、传统民歌、舞蹈伴奏等。这些曲目通常具有鲜明的非洲特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非洲筒鼓

非洲筒鼓,作为一种源自非洲的乐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音乐表现力。

起源:非洲筒鼓起源于西非部落,是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它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非洲筒鼓的鼓身采用非洲黑桃木整木掏空制成,鼓皮则使用几内亚羊皮,全程手工削肉、除毛、日曝,无使用化学药剂。这种制作工艺使得非洲筒鼓在音色上表现出高音铿锵狂野、中音扎实有力、低音饱满低沉的特点。

非洲筒鼓的鼓身为一体成型的全实木,外层覆盖六道不同的涂料(如漆树液、桐油、亚麻仁油或椰子油),以增强其耐用性和美观性。鼓身上还常常深刻上阿丁克拉adinkra图腾,展现出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皮采用几内亚羊皮,经过精细的手工处理,使得鼓皮在厚度和弹性上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保证了鼓声的音质,还使得鼓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用。

非洲筒鼓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而非放在地上敲打。演奏者一手调整音调的高低,另一手敲出节奏。这种演奏方式使得非洲筒鼓在舞蹈和庆典等场合中更具表现力。

非洲筒鼓能够发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音色,演奏者通过调整手部和鼓皮的接触方式以及敲击力度,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节奏和旋律。

功能与用途:

非洲筒鼓在非洲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与其他非洲传统乐器合奏,为舞者和歌手提供伴奏。

在非洲社会生活中,非洲筒鼓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不同的鼓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神明或功能,在不同的祭典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非洲鼓还常被用来传递信息和语言。鼓手通过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以及急缓有别的节奏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从而形成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送各种信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