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植物网

当前位置:主页 > > 植物知识 >

多肉怎么过冬

多肉怎么过冬

时间:2025-11-02 来源:果壳植物 编辑:小编
导读:多肉怎么过冬每年入了深秋,我这颗心啊,就开始悬起来,盯着窗台上那些胖嘟嘟的小家伙们,生怕一个不留神,它们就没捱过这漫长的冬日。别看它们平时一副“佛系”模样,到了冬天,可是它们最脆弱,也最考验你耐心的时节。我养多肉这些年,从最初的“懵懂少年”

多肉怎么过冬

每年入了深秋,我这颗心啊,就开始悬起来,盯着窗台上那些胖嘟嘟的小家伙们,生怕一个不留神,它们就没捱过这漫长的冬日。别看它们平时一副“佛系”模样,到了冬天,可是它们最脆弱,也最考验你耐心的时节。我养多肉这些年,从最初的“懵懂少年”一茬茬养死,到如今勉强算个“老江湖”,这冬天的坎儿,真是用一盆盆牺牲品才悟出来的。

要说多肉过冬,头等大事,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执念”,就是控水!别听那些什么“冬天也要适量浇水”的言论,我跟你说,那都是给高阶玩家,或者地处温暖如春的南方朋友听的。在北方,尤其是有暖气的室内,或者干脆是室外温度直逼零度的阳台,控水就是多肉的生命线。想想看,冬天光照弱,气温低,多肉进入半休眠甚至深度休眠状态,新陈代谢降到最低。这时候你还“手贱”去浇水,那盆土里的水分蒸发得慢,植物根系吸收得也慢,多余的水分就成了彻彻底底的“死亡陷阱”。我以前就吃过这亏,看着叶片有点发软,以为是缺水,赶紧补上,结果第二天,整株就变得软烂透明,一股子腐败味儿,心疼得我啊,能捶胸顿足好几天。

所以,我的原则是:宁可干死,不能涝死。这话听着极端,却是血淋淋的经验。冬天我给多肉浇水,频率能拉到一个月一次,甚至更久。而且,每次浇水,量也非常少,通常是沿着盆边给一小圈,润润土表,而不是浇透。除非你看到底部叶片出现明显的干瘪、发皱,甚至开始枯萎,那才说明它真的口渴了。玉露寿这类有窗的品种,冬天对水的需求会稍微高一点,因为它们需要通过窗来透光储水,但即便如此,也绝不能大水漫灌。它们叶窗的清透感,在冬天更显珍贵,也更需小心呵护。

其次,也是同样重要的,是光照。冬日的阳光是多肉的“续命丹”。北方的冬天,太阳总是懒洋洋的,斜着挂在天上,光照时间短,强度也弱。所以,一定要把你的肉肉们挪到家里采光最好的地方。我的南阳台,就是它们专属的“冬日行宫”。早上太阳刚冒头,我就迫不及待地把窗帘拉开,让那金黄的暖光一寸不落地洒在它们身上。到了下午,光线变弱,我会把一些需要补光的品种,比如徒长趋势明显的吉娃娃或者静夜,搬到更靠近窗玻璃的地方,甚至用上植物补光灯。补光灯不是万能的,但对于防止徒长、保持株型紧凑,还是有些许作用的。我通常在日照不足的阴天,或者傍晚,给它们补上三四个小时,光照强度不用太高,模拟自然光照即可。你看着那些原本绿油油的叶片,在冬日暖阳的爱抚下,逐渐泛出漂亮的果冻色,甚至叶缘勾勒出一抹惊艳的红边,那种成就感,真是无以言表。

接着是温度与通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的多肉是在室外度冬(比如有暖棚的花友),那温度是绝对的底线。一般而言,多肉的耐寒极限大多在0℃以上。低于这个温度,就可能发生冻伤。叶片会变得透明,甚至直接化水。而室内养护,特别是北方有暖气的家庭,虽然不用担心冻伤,但暖气导致的空气干燥和不流通,又成了新的麻烦。过于闷热的环境,是各种病虫害滋生的温床,也是多肉徒长的元凶。所以,即使是寒冬腊月,我也坚持每天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开窗通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别怕冷风吹进来,只要不是直吹,那股新鲜的、略带凉意的空气,对多肉来说,就像是清晨的第一口氧气,让它们能够畅快呼吸。你会发现,通风好的多肉,叶片更紧实,颜色更鲜亮,抵抗力也更强。

关于土壤介质,我一向偏爱颗粒土含量高的配方。我的“独门秘籍”是泥炭土麦饭石鹿沼土赤玉土 大致按照 3:3:2:2 的比例混合,再加少量缓释肥做底肥。冬天尤其要强调颗粒土的比例,高颗粒意味着更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能最大程度避免积水烂根。想象一下,那颗饱吸水分的根系,在低温高湿的土壤里,就像被闷在不透气的沼泽里,迟早要窒息。而颗粒土,就像无数个微型通风口,让土壤保持疏松透气,为根系提供了安全的呼吸空间。

当然,冬天的多肉,也更容易遭遇病虫害的侵扰。特别是室内养护,因为环境相对稳定,一旦有虫子进来,繁殖起来可就快了。最常见的莫过于介壳虫蚜虫。它们通常躲藏在叶心、叶片背面、或者茎秆缝隙处,吸食植物汁液。我每个月都会仔细检查一次所有多肉,特别留意叶片有没有发黏、有没有白色的小虫子附着。一旦发现,毫不留情!小范围的可以用棉签蘸取75%医用酒精擦拭,稍微严重一点的,我就会拿出我的“杀手锏”——护花神(或者其他低毒高效的杀虫剂)稀释后喷洒。喷洒时要注意避开叶心,以免积水腐烂,最好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并且连续喷洒几次,彻底清除。

常见冬季多肉问题与我的应对策略

问题现象可能原因我的诊断提示我的解决方案
叶片变软透明冻伤或水大烂根轻触叶片,是否像果冻般一碰即化立刻移至温暖干燥处,检查基部,修剪腐烂部分,彻底停水。
叶片发黄掉落正常代谢或缺光、水少检查掉落的是否为最底层老叶?是否伴随徒长?老叶正常掉落不用管;若徒长则增加光照;若伴随干瘪则少量补水
叶片干瘪起皱缺水或根系受损用指腹轻捏,是否像干瘪的葡萄皮?轻晃植株是否松动?盆土彻底干燥后,少量给水;若不改善且植株松动,则需脱盆检查根系,必要时修根
徒长变绿光照严重不足茎干拉长,叶片间距拉大,颜色变淡绿。尽可能增加日照,必要时辅以植物补光灯。开春后可考虑砍头重塑株型。
表面出现白点介壳虫、白粉虱仔细翻看叶片背面、叶心,用手拨弄看是否会动。棉签蘸酒精擦拭;严重者喷洒护花神或其他内吸式杀虫剂

冬天的多肉,它不像是春夏那么生机勃勃,肆意生长。它更像是一个沉睡的孩子,安静地积蓄着力量。你会发现有些品种,比如法师系的,在冬天会进入休眠期,叶片紧抱,颜色也会变得更深沉,甚至有些叶片会枯萎脱落。这是它们的自然规律,不是病。千万不要因为它们“不精神”就去折腾它们。你只需要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让它们能够安然度过。

我总觉得,养多肉的过程,就像是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它用颜色、用形态、用叶片上的细微纹理,无声地告诉你它的需求。冬日里,我常常坐在南阳台的摇椅上,泡一壶热茶,静静地端详着我的肉肉们。阳光透过玻璃,为它们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叶片上可能还残留着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我用指尖轻轻摩挲熊童子那毛茸茸的爪子,感受乙女心那饱满的叶片带来的厚实感。那种沉静而美好的瞬间,足以抵消日常生活的许多烦恼。

熬过了漫长的冬日,当春天第一缕真正带着暖意的阳光洒进屋子,你会看到它们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叶心冒出新绿,颜色变得鲜活,有些甚至开始萌发新的侧芽。那时候,你才会真正明白,所有冬日的严苛和小心翼翼,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爆发。它教会了我耐心,教会了我观察,也教会了我如何去尊重生命的律动。多肉过冬,不仅仅是养护技巧的堆砌,更是一场关于等待、关于希望、关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修行。

多肉怎么过冬插图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