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冬天怎么养
窗外那点儿阳光,冬日里总是吝啬得很,透着玻璃窗撒进屋里,颜色都浅淡了不少,像是被洗过一遍似的。可就是这点稀薄的光,却是我那些小肉肉们续命的关键。每到这季节,我心里总会吊着一块石头,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怕它们熬不过这个冬天。养多肉,夏天是搏命,冬天嘛,那是考验你耐心和智慧的时候。
说起来,我养多肉也有十来年了,从最开始的什么都敢往家里搬,到后来慢慢学会了取舍,现在留下来的,大多都是那些陪我走过好几个寒暑的老朋友。它们当中,有从拇指大小一点点带大的桃蛋,有叶片边缘在冷风里泛着粉红的吉娃娃,还有那一年四季都一副“高冷”模样的广寒宫,每一盆都承载着我的回忆和那点儿不为人知的小癖好。
冬天养多肉,首要任务就是“保暖”和“光照”,这两个词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门道不少。我住南方,冬天不供暖,室内温度低的时候也能到零度上下,那种刺骨的湿冷,比北方干冷还磨人。所以,我每年一到深秋,就开始把那些不耐寒的“娇小姐”们往屋里挪。像熊童子这种叶片肉嘟嘟的,碰一下都能感觉到它的脆弱,必须是第一批撤进室内的。我的秘诀是,给它们找个朝南的窗台,哪怕是靠着墙角的边边,只要能多晒一会太阳,那都是极好的。早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来,照在那些还带着露珠的叶片上,整个房间都仿佛活过来,那种细微的光影变化,是我一天最好的开始。
光照,在冬天几乎是多肉的命根子。别看太阳挂得高,可冬天的光线穿透力差,角度也低。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有光就行,结果一不留神,好几盆玉露都徒成了“豆芽菜”,叶片拉长、颜色发白,瘦得让人心疼。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怠慢冬天的光照。如果条件允许,我会给一些特别需要光照的品种加装补光灯,那种全光谱的,照出来是粉紫色的,虽然一开始看着有点怪,但为了多肉能健康度夏,这点“牺牲”我认了。补光灯我一般是早上开三小时,下午再开三小时,模拟日照,但切记不要一直开着,它们也需要休息。对了,如果你家的阳台是北向的,那光照基本就告别了,赶紧找个能搬动的窗台,或者直接准备补光设备,不然徒长是分分钟的事。
接着就是 watering,浇水。这可是冬季养护里最让人头疼,也是最容易出岔子的地方。记住我说的,冬天多肉浇水,宁可旱死,不可涝死。这句话我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经验。在它们休眠或者半休眠的状态下,新陈代谢变得极其缓慢,对水分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你如果还像夏天那样浇,那等着它们的,多半就是黑腐。那种从根部开始,叶片慢慢变透明、变软,最后整株烂掉的绝望,我可不想再体验一次了。
我的原则是,控水,严格地控水。具体怎么控呢?首先,观察叶片,如果底部的叶子开始有些发软、干瘪,甚至掉落,那可能是缺水了。这时候,你可以考虑浇一点点水,注意,是“一点点”。其次,看天气预报,如果未来几天有连续的晴天,而且气温能保持在5度以上,那可以考虑浇一次透水,但也要避开晚上,选择中午光照最好的时候浇,让多余的水分尽快蒸发。我通常采用浸盆法,就是把盆子放在盛有水的容器里,让水从盆底慢慢渗上来,这样根部能均匀吸收到水分,而表层土壤不至于过湿。但如果盆土不是很干,我宁愿选择沿盆边浇一点点水,只湿润根系附近的土壤。每次浇水前,我都会用手指戳戳盆土,感受一下湿度,如果手感还湿润,那就再忍忍。
聊到土壤,那更是门学问。我的多肉,大部分都住在我亲自调配的“房子”里,那可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得出的黄金比例。我通常会用泥炭土(增加保水性和肥力),赤玉土(透气排水又带微量元素),鹿沼土(颗粒感强,提供支撑),再加点火山石和蛭石。这个配方,颗粒的比例占到七八成,透气性那是没得说,冬天浇水也不至于闷根。很多人觉得颗粒土贵,但我告诉你,这钱花得值。养多肉,土壤就是基础,基础没打好,后期怎么折腾都没用。
换盆这事儿,冬天我基本是不做的。多肉在冬季进入休眠期,根系停止生长,这时候换盆,对它们的伤害是很大的。除非是生病了,需要砍头或者急救,不然我是绝对不会去动它们的。施肥也是一个道理,休眠期的植物,就让它好好休息,你给它施肥,它吸收不了,反而容易造成肥伤。我一般在秋天温度适宜的时候,或者春天它们开始生长的时候,撒几粒缓释肥在盆边,或者用一点点稀释的液肥,少量多次,千万不能贪多。
再来说说病虫害。冬天室内通风不好,加上温度适宜,蚧壳虫这种小妖精就特别容易冒出来。它们会躲在叶片缝隙里,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多肉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我每年冬天都会仔细检查,一旦发现,立刻用棉签蘸酒精擦拭,严重的我会用呋虫胺颗粒撒在土表,或者兑水喷洒。养多肉,就是一场你和虫子的斗智斗勇。
当然,养护技巧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一种与植物相处的心境。
| 品种类型 | 冬季养护特点 | 浇水频率建议 | 光照需求 | 
|---|---|---|---|
| 景天科夏型种 (如:桃蛋, 劳尔, 吉娃娃) | 温度低于5°C时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生长缓慢,易徒长。 | 严格控水,叶片明显变软或轻微发皱时才少量浇水,或一个月一次透水。 | 强光照,能晒多久晒多久,避免直射中午强光(玻璃聚光效应)。 | 
| 生石花/玉露等冬型种 | 冬季是主要生长期,对温度和光照有一定要求。 | 根据生长状况适度浇水,土壤干燥后可少量浇水,避免积水。 | 散射光充足即可,部分品种避免暴晒。 | 
| 十二卷 | 冬季仍有缓慢生长,耐寒性较好。 | 比景天科夏型种稍多,但仍需控制,避免盆土长期潮湿。 | 散射光,不需强光,避免直射。 | 
| 法师系 | 部分在冬季有生长迹象,但需注意保温,北方室内冬季不建议露养。 | 温度适宜时可正常浇水,温度过低时控水。 | 充足光照。 | 
养多肉这些年,我从一个只会按图索骥的新手,慢慢变成了个有点“固执”的老园丁。比如我的“独门秘籍”,就是冬天在晴朗的中午,把多肉搬到窗边,打开窗户吹一小会儿“冷风”,让它们感受一下自然的风,但时间不能长,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够了,主要为了通风和模拟野外环境。这方法是不是科学,我不知道,但我感觉它们“精神头”足了不少。
那些叶片上自然形成的粉霜,那在低温下逐渐显现的“果冻色”,还有在阳光下微微泛光的绒毛……每当我看到这些,心里都觉得特别踏实。它们无声地陪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日,在窗台上默默地展现着生命的力量。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们比人还要有韧性。经历过夏天烈日的炙烤,再挺过冬天严寒的考验,最终才能在春天焕发出更耀眼的生机。
我喜欢在阳光最好的时候,拿起小喷壶给它们叶片边缘喷洒一点点水雾,看水珠在叶片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也会用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夹掉干枯的底叶,清理盆面,让它们保持整洁。这些看似琐碎的动作,对我来说,都是与植物交流的方式。它们不言不语,却用最纯粹的生命形态,教会我耐心,教会我观察,教会我如何去爱,去付出,然后静待花开。
多肉的冬天,是蛰伏,是沉淀,也是蓄力。它们在寒冷中积蓄能量,等待春回大地的那一刻,重新绽放出最美的姿态。而我,也在这份等待和照料中,感受着生命的循环往复,感受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平静与喜悦。养花养草,养的从来不只是植物,更是人心。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