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禽类的育雏技术
一、蛋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鸭的育雏是指从出壳至28日龄这一阶段的饲养,该阶段小鸭娇嫩,不易养好,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养前的准备工作 1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周围建运动场戏水池。养前三天,将鸭舍地面填平打实,堵塞鼠洞,维修好门窗,打扫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消毒。 2准备及维修好育雏的设备与用具,如加热设备、饮水器、料槽、鸭篮等,并用2%烧碱消毒。 3育雏室、运动场、水塘之间的进出通道要铲平,填平积水坑。 选好品种 用于圈养的蛋鸭,可选择绍兴麻鸭“红毛绿翼梢”型。该类蛋鸭性情温和,适于圈养,体型小、耗料省、成熟早、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年产鸭蛋260~300个,蛋重60克左右。 把好进雏关,并鉴别雌雄 1选择健雏:选择出壳准时,脐环愈合良好,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眼鼓有神,无血迹与痂快,大小均匀的雏鸭。 2选择母雏鸭饲养:雌雄鉴别,可采用捏肛法,此法不会损伤小鸭。方法是:用左手托住小鸭,以拇指与食指轻轻夹住鸭颈,再用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按捏肛门处,前后稍搓揉。如感到芝麻大小的突起即为公鸭,扁平无突起就是母雏鸭。 科学饲喂 (1)注意放水 1 “放水”又称“试水”、“点水”。请注意一定要先放水后开食,否则易引起死亡。放水时间在第2天开食前。 2放水方法:晴天,温度14℃以上,可直接在冷水中放水。选择平底鸭篮,将有鸭的篮子慢慢的浸入水中,约半寸深,以水浸没鸭背为宜,持续5分钟左右。小鸭遇冷水刺激就活跃起来,吃水、活动。如果下雨,可在鸭舍中进行放水,用盆盛浅水,浸遍脚背即可。 31~2天后可让鸭自由下水。点水后应让雏鸭晒干羽毛,再放回鸭舍喂食。1~2日内小鸭放水时,注意不能浸湿毛,以免受冻而死。 (2)适时开食,开食又称“教口”即第1次喂料。注意24小时内不要喂食,以利吸收腹内卵黄。次日若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放水”“开食”。 (3)喂食方法,开食时用米饭,须先用淘米水洗散,并拌入10%切碎的苦荬。教口时应耐心,尽量让小鸭学会吃食。饲喂次数:1~7天,每天喂6次,白天4次,晚上2次;7~21天,每天5次;21~28天,可再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是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做到定量、定量、定质、少餐多喂,以免浪费。 (4)尽早“开荤”,即尽早喂动物性饲料。俗话说:“鹅要青,鸭要腥”,在第3天即可按10%~20%的比例给予动物性饲料,可选螺蛳、小鱼虾、蚯蚓、蚕蛹、河蚌等。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干净,切碎掏烂,也可用含鱼粉的配合饲料饲喂。 (5)配制饲料时,要求代谢能2 800千卡/千克,粗蛋白20%,蛋氨酸04%,赖氨酸11%。维生素a1万单位/kg,钙1%、磷07%。参考配方(%):1玉米50、菜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贝壳粉1、盐0.5;2糙米40、玉米18、麸皮3、棉仁饼5、菜饼14、豆饼10、鱼粉7、骨粉25、盐0.5。 (6)补喂青料。从第3天起加入10%~20%青饲料,如苦荬、浮萍、青菜、鸭舌草等。如果用大青叶、蒲公英、紫草、地丁等作青饲料则还可预防疾病。 加强管理 (1)保温防压:温度要求,第1天32℃,2~7天31~28℃,8~14天28~25℃,15天以后保持在25~20℃。温度必须维持均匀,应观察雏鸭的精神状态结合外界气温变化“看鸭施温”。如果食欲良好,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走路昂首挺胸,活动自如,说明温度适宜;如果缩头缩颈,不活泼,羽毛竖立,尖叫叠堆,甚至拉稀,说明温度过低,应及时调整,要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同时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以防闷死、冻死。 (2)适宜密度与适当光照:1密度要求1~7天25~30只/米,7~14天20~25只/米,15~28天15~20只/米。 根据以上要求及时分群,加强分群管理。2 光照条件:1~3天24小时,4~7天23小时/天,8天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自然光照。光照亮度可低些,兼有防鼠兽侵害的作用。 (3)适当的运动与戏水:雏鸭放水后,每天分批分时将雏鸭放入浅水中活动3~5分钟,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就要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钟,运动场内放些沙粒,让小鸭自由啄食。 (4)综合预防疾病:疾病防治应预防为主,做好以下几点: 1严禁无关人员进出,进入时必须用紫外线消毒,运输工具可用百毒杀消毒。 2对场地每天打扫,用具天天清洗,并定期消毒,夏天间隔3天,春秋每隔7天消毒一次。 3小鸭出壳当天,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预防接种,也可用板兰根“三黄”合剂防治,方法为每500羽用板兰根50克,茵陈100克,大黄、黄芩、黄柏各20克,金银花40克,煎水服,每天1剂连用3天,对禽霍乱也有预防作用。 专业户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育雏,可培养出健壮雏鸭,及时转入育成期及以后的产蛋期饲养,使蛋鸭养殖达到多产高效。 二、怎样做好鹅的育雏工作 鹅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此期的饲养要点如下: (1)及早饮水:一般要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冬天的水温保持在25℃左右,3日龄内雏鹅的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每公斤水中加l克),或配成0.05%高锰酸钾溶液让其饮用。开水后鹅舍内不能断水。 (2)适时开食:雏鹅第一次吃料叫开食,一般在开水后就喂料,用半生熟的米饭或浸泡的碎米,也可用配合饲料加青料。 (3)饲喂次数和方法:育雏阶段应根据少喂勤添的原则。 3日龄内每天喂6次,4一lo日龄喂8次,ll一20日龄喂6次,20日龄后喂4次(其中晚上喂一次)。喂料方法:10日龄内,精料和青料比例为l∶2,先喂精料后喂青料;10日龄后,青料比例逐渐提高,先喂青料后喂精料。 (4)放牧管理:春季育雏从5日龄起便可开始放牧;冬季要到21日龄绒毛发白时才能放牧。第一次选择晴朗无风的日子放牧为好,放牧地草要嫩一些,无疫情、无污染,同时要有清洁的水源。大雨、霉雨、太阳较烈、有露水时不能放牧。 (5)保温与防湿:温度是雏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刚从孵化室出采的雏鹅室温度要达到27℃一28℃,随着日龄的增加,每隔5天可以降低2℃,3周龄后保持室温15℃一18℃就可以。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经常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新鲜,空气流通,地面干燥清洁。 (6)密度:雏鹅生长迅速,必须经常注意调整密度,在直径35—40厘米的草筐中自温育雏时,第1周每筐15只左右,l周后每筐10只左右。在给温育雏时,不同日龄的密度参考如下:每平方米饲养数1—5日龄25—20只,6—10日龄20一15只,ll—15日龄15一12只,16—20日龄12—8只。 三、鸡育雏期管理要点 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鸡前2~3天提前升温,升温同时要注意通风,接鸡后温度一般要上升0.5~1℃。夏季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4℃之间;冬季可相应提高,一般以35~36℃为宜。 随鸡只日龄增大,温度应缓慢降低。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28℃,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1℃。降温要尽量平稳,不使雏鸡因温度突然变化而引起应激。 湿度 雏鸡前期对湿度要求稍高,出雏时孵化器内的湿度为70%左右,到育雏室后1周内也必须接近此湿度,湿度随日龄增大逐渐降低,育雏后期降低为50%~60%。 光照 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逐渐减少。一般在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使雏鸡有充分时间适应环境,尽快独立生活,促进饮水、采食。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两周后恒定在12小时光照。 育雏期间应遵照以下光照原则:(1)光照时间宜短,不可逐渐延长。(2)不管采取何种光照制度,经实施,不宜变动,不可忽照忽停,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不可忽强忽弱。(3)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的均匀。 饮水 新接雏鸡应先饮水再开食。初次饮水要使用降温到18~20℃的凉开水,水中可加入8%葡萄糖,同时添加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 开食 育雏喂料原则是少量多次,即每次添加少量饲料,使鸡只在3~5分钟内吃完;吃完后休息20~30分钟后再添加。 雏鸡料要求高能高蛋白,可添加一些维生素。此外,可添加大蒜素,既增进食欲,又能增强抗病能力。 在饲养过程中,可适量添加砂砾,增强消化能力。1~2周龄时每只雏鸡每周喂1克,粒径1~2毫米;3~7周龄时每只雏鸡1周喂2克,粒径2~3毫米。 分群饲养 如采用立体网上育雏,则根据雏鸡生长情况,从3日龄开始挑选。较弱小的雏鸡放在上层,强壮的放在底层。分层后可在喂料量、营养结构等方面区别对待,使弱雏尽快赶上,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分群工作要经常进行,最少1周1次,进行个别调整,提高鸡群的整体素质。 通风换气 保持清新的空气环境,对鸡群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育雏舍在建筑上要考虑到通风的必要性,进行合理设计,加强通风换气量。 通风换气中最忌的是贼风,尤其在冬天,外界温度低,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所以要防止贼风,重要的是合理调整入风口的位置,再者是入风口处要放置热源,对入舍的冷空气进行预热。 四、孔雀育雏九要点 养殖蓝孔雀要注意9项饲养雏雀技术要点: 1.种蛋要优先大小适中、蛋形正常(平均90g),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等,保存时间不超过15天,保存温度18℃,相对温度为70%~80%,通风良好,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雏雀要优选挑选体质健壮的雏雀是养好孔雀的前提,所以对雏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康的雏雀表现为膘好毛光,挣扎有力。对那些体重过小,孱弱无力和畸形的雏雀,应剔除。 3.育雏分室内外育雏间分为室内育雏和室外育雏。室内育雏,用角铁等材料先搭成架,每个架250cm×120cm,底高80cm,四周高60cm,用1.5cm×1.5cm的电焊网,也可用胶网或鱼网,可用于饲养20日龄前育雏。室外雏雀,栏舍面积为5m×10m,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m,上盖石棉瓦,下面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可用于饲养20~60日龄雏雀。 4.密度要合理20日龄以内的雏雀,每平方米15只左右为宜。20日龄至60日龄的雏雀,应从室内移到室外饲养,每平方米养5~8只为宜,同时还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防止高温挤堆雏雀闷热而死。 5.分群要适宜在雏雀饲养中,由于雏雀体质、品质、雌雄差别,经常出现雏雀个体大小不一,强雀抢食,弱雀吃食不足,影响群体均衡增重现象。应及时把雌雄、强弱雏雀分群饲养,以便于饲养管理。 6.温湿度要适中温度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开始时为34℃,以后每天降温0.3℃。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看雏施温的原则是,雏雀表现活泼好动,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度,雏毛匀整光滑,休息安宁。 7.喂食要科学针对雏雀肠胃容积小,易饥饿的特点,饮水、食料供给应充足,必须配合全价料,每天喂食5~6次,喂给量以刚好吃完,不大量剩余为宜。以防残料污染变质。 8.空气要新鲜因雏雀代谢旺盛,产生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多,室内育雏既要保温,又要通风,做到人进室不感觉闷。 9.光照饮水要卫生育雏初期,以自然光为宜,1周龄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让其适当晒晒太阳,起到促进骨骼发育作用,饮水要先饮0.1%的高锰酸钾溶液,开食后供给清洁饮水,水温以25℃左右为宜。饮水要常换,每周喂给一次0.1%百病清等溶液。水具要常洗刷消毒。 五、珍珠鸡育雏措施 育雏方式 珍珠鸡育雏以网上饲养为佳,隔离粪便免遭多种病原感染。网眼大小为0·5—1厘米2,在最初几天可以在网上垫一张帆布,脱温后可在地面平养及放牧。 保温 对于出壳雏鸡,要求最初育雏温度为37℃,以后每周相应降低温度1℃—2℃直至与自然温度相同,并按珍珠鸡的活动情况逐渐扩大活动范围,有条件的最好使舍温不低于24℃,并在确保空气更新前提下防止冷风直吹珍珠鸡体。 湿度 最佳的相对湿度要求是80%,太湿容易患念珠菌病,太干燥时可在地面洒水或用百毒杀等消毒水鸡体喷雾。 营养 4周龄内雏鸡要求较高蛋白质,最好喂给快大鸡鸡花料,一月龄后可转用相应的本地鸡鸡料。另外还要注意补充砂粒、红泥和青草。 免疫程序 7天龄lasota饮水0·5头份/只,20天龄lasota饮水1头份/只,30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珍珠鸡对nd—ⅰ(新城疫ⅰ系疫苗)反应较大,50天龄珍珠鸡肌肉注射nd—ⅰ系疫苗后约有0·5%—1%的珍珠鸡出现神经症状,如果在nd—ⅰ系疫苗免疫后即喂3天3%的红糖水可以降低反应鸡数量。 疾病防治 珍珠雏鸡容易患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念珠菌病、球虫和肠炎等。使用商品全价饲料时,请注意提醒厂家添加抗球虫药和二硝咪唑,可以减少疾病发生,一旦发生细菌性肠炎,氯霉素是较有效又经济的药物,用量为0·05%—0·1%原粉拌料喂3—5天,预防可用0·02%—0·04%呋喃唑酮饮水;每周饮服1—2次含碘消毒水,每周实施1—2次珍珠鸡鸡体喷雾及多次的环境消毒,能有效防治肠炎的发生。治疗念珠菌病的有效药物是制霉菌素50—100单位/公斤拌料,0·05%硫酸铜饮水,5天为一个疗程。 饲养管理 珍珠鸡的活动量较大,需要较大的平面空间,以群体伏地时面积的3—4倍的面积才适宜。因此,及时疏群,降低密度是很关键的。此外,珍珠鸡还非常胆小,容易受惊吓而相互挤压致死,如果是不安静的环境最好能有彻夜暗光照明,减少鸡群应激;在转移栏舍、清粪、出售、运输等过程要注意珍珠鸡群动态,防止意外死亡。 六、红腹锦鸡育雏把好“七关” 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⑴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频繁饮水,说明温度偏高,要缓慢降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采食正常。⑵看天施温,即白天温度低,夜间温度高,晴天温度低,阴雨天温度高。 湿度 第1周湿度最好控制在75%-80%之间,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湿度逐渐降低,育雏后期为50%-60%。湿度大时,可在舍内放入生石灰吸湿。湿度小时,可在舍内挂用水湿透的麻袋或在加温炉上放水盆增加湿度。 光照 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一般前3天23-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 饮水 新接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要用温开水,水温18-20℃,水中可加入5%葡萄糖、电解多维和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 开食 饮水后2-3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煮熟的蛋黄或开水润湿的雏鸡料,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以后可全用雏鸡料,直至育雏结束。 断喙 为防止红腹锦鸡啄癖发生,必须对雏鸡进行断喙。断喙日龄以7-10日龄为宜,可用断喙器或电烙铁等工具进行,要切去上喙1/2、下喙1/3。断喙前后2天,在料中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k3和电解多维等,以减轻应激。 防疫 雏鸡出壳后,皮下注射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7-10日龄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14-16日龄滴鼻接种法氏囊病疫苗;23-25日龄饮水接种法氏囊病疫苗;30-35日龄滴鼻或饮水接种新城疫ⅳ系疫苗;60-65日龄肌肉注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或油佐灭活苗。 七、黑凤乌鸡育雏方法 黑凤乌鸡的饲养关键是育雏,而育雏得抓住以下环节: 保温:温度育雏的关键。刚出壳的幼雏保温能力差,需较高的室温。但另一方面,因鸡体无汗腺,只能靠呼吸空气来调节体温,所以室温又不能过高。要求育雏室的温度:0-1周龄适宜28℃-36℃,2-3周龄适宜26℃-28℃,4-5周龄适宜24℃至26℃,5-7周龄适宜22℃至24℃,8周龄为20℃左右。育雏温度忌忽冷忽热,要做到冬天高夏天低,夜间高白天低,阴天高晴天低,肉鸡高种鸡低,弱鸡高强鸡低。 保湿 育雏室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忌忽高忽低。湿度过小,鸡体失水太多,灰尘增多,易患呼吸道疾病;湿度过大,体表散热困难,食欲下降,防病能力降低,垫料易发霉,极易诱发曲霉病及球虫病。 通风:雏鸡对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很敏感,因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换气最好选择晴朗天气的午间进行。 饮水:雏鸡出壳12-24小时即要饮水,3日龄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以利清理肠胃和排出胎粪。30日龄后换用清洁水。饮水温度以20-25℃为宜。 喂料:雏鸡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雏鸡消化能力弱,最好喂潮湿的饲料,以利采食和消化吸收。喂料要少给勤添,先粗后精。 运动:雏鸡3日龄后可放出室外接受阳光,同时要防止冻伤。2周龄在无风晴天时开始放牧,放牧时间由短逐渐加长。 饲养密度:以鸡能充分运动,自由采食和休息,又不浪费舍内空间为宜。 光照:光照可促进雏鸡活动和新陈代谢,促进食欲,提高室内温度,降低湿度。育雏阶段的光照时间,第1周采用24小时光照,第2周为19小时,自第3周起,密闭式鸡舍每天光照9小时,开放式鸡舍采取自然光照。此外还应抓好防疫。 八、山鸡育雏的秘决 注意安全 扎牢装鸡箱子,防2周龄以上的山鸡飞失;装箱密度要适当,防挤压伤亡;汽车运输应有篷布,防曝晒和雨淋;运输中注意保暖和输氧(空运时),防寒防窒息;避免人群围观和高声叫喊,防惊群碰撞;初生星山鸡保暖运输应控制在36小时内,出栏商品山鸡和种山鸡应控制在24小时,以保证成活率。 注意装箱方式 雏山鸡采用肉用仔鸡运输纸箱装运,每箱装100只,注意不要让纸箱淋湿。商品山鸡采用笼箱运输,最合理的设计为:箱长0.8米、宽0.4米、高0.22米。 每笼装10只。箱笼可用竹、木、塑料等材料制作,重叠4~5层使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注意抗应激处理 凡是作为引种目的而经长、短途运输的山鸡,为了尽快消除疲劳,适应新环境,应在运输前喂抗应激药物饮水,抵达目的地后采用先饮水后喂料,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和电解质抗应激药物,饲料中增加动物性饲料1—2个百分点的方法,连用两天。同时应注意观察疫情,如果有,要及时治疗并控制其流行。 九、火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饮水 雏火鸡接来育雏室后,应立即给予清洁卫生的饮水。1~3日龄, 可将青霉素、链霉素加入冷开水中,剂量为青霉素2000单位/只.日,每日饮2次,这对预防雏火鸡的葡萄球菌病和白痢病效果都很好。饮水器或水槽数量要充足,分布均匀,高度适中,便于雏火鸡应用。 开食 据各地的实践经验,第1次喂食的适宜时间为出壳后的12~24小时。开食的饲料应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玉米屑、小米、碎米,以1~2天后改喂配合饲粮。雏火鸡喜食洋葱、蒜苗、莴苣、韭菜等辛辣食物,可将其切细后取少量拌入饲料内,训练雏火鸡啄食,这类饲料中含有雏火鸡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钛。 上海农学院饲养大型尼古拉斯火鸡,每只雏火鸡1~8周龄平均耗料5.41公斤,饲料转化率2.04:1。但是实际耗料量与雏火鸡出壳季节、饲粮能量水平、食槽结构、喂料方法和火鸡群健康状态等有关系。 开食采用浅平食槽,或将饲料撒在已消过毒的纸上,育雏室内应有一定的光照亮度和温度,便于采食。 通风 雏火鸡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呼吸快,因此室内空气必须新鲜。 室内的粪便、垫料因潮湿腐烂,常会散发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对雏火鸡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7%~8%时,会引起雏火鸡窒息。雏火鸡对氨较敏感,室内含氨浓度不应高于2×10-5,否则会降低抗病能力,发生呼吸道疾病。硫化氢毒性较大,浓度不应超过1×10-5。 十、鹧鸪育雏技术 育雏是鹧鸪生产的重要环节,如技术掌握不好,会导致雏鸪10—15日龄大量死亡。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育雏技术,现介绍给鹧鸪养殖户。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室在进雏前要彻底清扫,清扫后要彻底消毒。其方法是:用3%来苏尔溶液喷洒地面,半天后用病毒杀溶液(按说明书配制)喷雾消毒空间,再过4—6小时换用菌技杀溶液再喷雾消毒空间二次,经过三次消毒封闭育雏室等待使用。食具、饮具用0.1%高锰酸溶液洗刷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育维室备用。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供温方式,育雏室进雏前都要调试温度。较节约的办法是将煤炉和电热恒温控制系统相结合。只用煤炉供热,温度不稳定,配用电热恒温控制系统补温,则可避免温度波动。进雏前先把育雏室温度升到39—40℃,稳定3天,进雏时将温度调到35—36℃。 育雏环境控制 (1)温度。雏鸡不能很好调节体温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育雏室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白天和晚上温差不超过1℃。育雏起始温度为36℃,3天后降至34℃,以后雏鸪每增加1周龄,育雏室温度降低1℃,直到脱温为止。雏鸪进育雏室以后,注意看雏施温:雏鸪分布均匀,活动、睡眠正常,互不挤压,说明温度适宜;如果挤堆,说明温度偏低。 (2)湿度。育雏室湿度10日龄以前保持在60%—70%,10日龄以后,育雏室相对湿度应降低到55%左右。 (3)通风。育雏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必须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前把育雏室温度提高0.5℃,通风时温度如降至低于原定温度0.5℃时,停止通风。 (4)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0日龄以内80只,11—20日龄50只,21—30日龄30只,30日龄以上25只。 (5)光照。育雏室光线分布要均匀。出20小时至1周龄,每日光照时间20—24小时,用灯泡补光,强度4瓦/平方米。1周以后,商品鸪光照时间为20小时;种用雏鸪光照时间为14小时,强度为2瓦/平方米。 饲养管理 (1)饮水。第一次饮水在雏鸪移入育维室休息1小时后进行,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刚出壳的雏鸪不会饮水,饲养员抓住健壮的雏鸪,将其喙浸入水槽中,沾上水,训练几次后,也就会自己饮水了。这样调教一部分雏鸪,其他的就会效仿着饮水。第二次饮水加入5%葡萄糖或红糖,并加人鱼肝油或维生素a,避免因维生素a缺乏出现厌食症。第7天起在饮水中加入速补14和氯化胆碱,加入量按说明书。2l天改加速补17或速补21。21天起在饮水中连加3天红霉素,每千克水加110毫克。 (2)饲喂。第1次饮水后,若有1/3的雏鸪寻食,即可以开食。开食头3天,按200只雏鸪3个鸡蛋黄,将蛋黄打成液状与玉米面拌在一起蒸熟,碾碎撒在塑料或纸上喂给,少给勤添。 开食后按雏鸪的强弱分群饲养。凡肚脐愈好,腹部毛齐全的为健康雏;否则为弱雏。雏鸪3天后均改喂配合饲料,其配方为玉米粉35.5%、小麦粉26.5%、豆饼或花生仁饼粉28%、进口鱼粉8%、骨粉1%、微量元素0.5%;复合维生系0.3%、食盐0.2%。健壮雏只喂上述配合饲料;对—般雏应在上述饲料中加少量葡萄糖粉或奶粉,补充营养;对弱雏,还要加入鱼肝油。第七天起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大蒜碎末,连喂3—4天,停喂15天,再喂3—4天,直到出栏。 喂食次数10日龄内每天6次,分别为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11日龄至4周龄每天喂5次,减少下半夜的1次。4周龄后每天喂3—4次。 免疫及断喙 雏鸪鸽10—12日龄用鸡新城疫系或系疫苗,滴鼻或饮水。25日龄重复1次。如果附近养鸡场较多,还要接种鸡法氏囊疫庙。 雏鸪在9—10日龄断喙。剪去喙端至鼻孔处的1/4,当天不能接种疫苗。断喙的前2天在调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断喙后第1—2次饮水时加禽用生物促。( 佚名)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