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科技大花蕙兰介绍
一、品种介绍 品种名称 品 种 特 性 幻 影 花型中等,绿花紫红芯。宽叶片,深绿色。株高70-80cm。 楠 西 花型较大,粉色花深粉芯。叶宽大,叶色浅。株高90-100cm。 夕 阳 花型中等,黄花紫芯。叶色深,叶宽大。株高70-80cm。 黎 明 花型较大,花白色。叶窄小,叶色浅。株高90-110cm。 碧 玉 花型大,花绿色紫芯。叶较宽,叶深绿色。株高90-100cm。 玉 蝉 花型小,绿花白芯。株高50-70cm。 梦 幻 花型大,浅粉色花粉色芯。叶宽大,叶色深。株高90-110cm。 冰 川 花型小,白花浅绿芯。叶窄小。株高30-40cm。 粉梦露 花型大,花粉色。叶较宽,叶色深。株型高大,株高90-100cm。 绿梦露 花型大,绿色花,叶较宽,叶色深。 贵 妃 花型较大,粉色花紫色芯。叶较窄,叶绿色。株高100-120cm。 明 月 花型大,黄色花红色芯。叶较宽,绿色。株高80-90cm。 紫 晶 花型较大,紫花红芯。叶较窄,绿色。株高100-120cm。 华尔兹 花型中等,绿花黄芯。叶较宽,绿色。株高70-80cm。 二、名称与起源 西姆比兰是兰花中最大型的种类之一。其飘逸舒展的叶片、丰富多彩的花色和大而繁盛的花朵,让人感到富丽堂皇娇艳无比,是观赏价值极高的花卉植物之一。在所有的观赏兰花当中,西姆比兰的生产量最大,平均市场售价也最高,无论从经济价值还是从观赏价值考虑,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中之王。 西姆比兰在国内市场上被一些人称为大花蕙兰或虎头兰。蕙兰的学名为Cymbidium faberi Rolfe,虎头兰的学名为Cymbidium hookerianum Rchb.f.,西姆比兰虽然是由兰属(Cymbidium)中的多种大型野生种反复杂交而成,但是,其杂交亲本之中没有惠兰和虎头兰的血统。所以将西姆比兰称为大花蕙兰或虎头兰从学术观点上并不严谨或不正确。 由于西姆比兰的血缘非常复杂,属于人类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采取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的一个新种,用种名称不但不准确也不方便,因此,在国际上将其属名Cymbidium作为其栽培种的总称。其实在我国也经常使用属名,如蝴蝶兰、卡特兰、石斛兰、文心兰、兜兰等。但是,我们却又习惯于将兰属植物称其种名,如春兰、寒兰、蕙兰、建兰、墨兰、虎头兰、多花兰等。我国这些传统的国兰都是从原生种中选育而成,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它们基本保留了原生种的特性,对于国兰来说,称其种名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西姆比兰是一个种间杂种,如果用种名称呼必须将其所有的杂交亲本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就非常烦琐而且无法让人接受,因此,称其属名最方便也无可非议。正如我们称呼Cattleya一样,用其拉丁名可以音译为卡特兰。由于Cymbidium可以缩写为Cymb.所以在台湾省国立中兴大学的黄敏展教授将其音译为西姆比兰。从学术观点考虑,称之为西姆比兰比较恰当。 关于西姆比兰的培育过程,还要追忆到19世纪。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世界上众多的原生植物被引进英国,在众多原生兰科植物当中,由Loddiges从东拜恩嘎尔海拔1500m的卡西亚高原引入的独占春(Cymbidium eburneum Ldl.),当时被称为The Ivory Cymbidium,与从缅甸引入的碧玉兰(Cymbidium lowianum Rchb. f.)最引人注目,并且被作为杂交亲本进行兰花的杂交育种。1889年由C. eburneum×C. lowianum杂交成功,获得Cym. Eburneo- lowianum杂种,之后由英国的Alexander以C. Eburneo- lowianum杂种为母本又与越南高地原生的美花兰(C. insigne Rolfe)进行杂交,获得了很多花色艳丽的新杂交种C. Alexanderi。并且从这些杂交种中筛选出两个优良品种,其中白花、唇瓣有红斑者被命名为Westonbirt,粉花者被命名为Rosalind,并且于1911年申请了品种专利。在1922年3月的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上,Westonbirt被授予最高奖,Rosalind被授予2等奖。后来发现这两个品种均为四倍体。另外,在1911年有人用C. insigne与C. lowianum杂交获得C. Pauwelsii杂种,从中筛选出橘黄色4倍体品种Compte de Hemptinne。并用此品种与Olympus进行杂交获得重要紫红色亲本的四倍体品种Babylon‘Castle Hill’。1927年有人利用Alexanderi和Kittiwake(Gottianum×Dryad)再次进行杂交获得粉色品种Rosanna。这样,到了1960年已经由种间杂种和多倍体育种获得很多大花型优良品种。此后,又用小花型和多花性的C. pumilum以及建兰(C. ensifolium)等与大花型品种进行杂交,育成了从小型~中型的各种西姆比兰新品种。近年,又利用C.erythrostylum,C. grandiflorum 和C. tracyanum等系统进行杂交,育成了很多早熟品种。在以上西姆比兰的主要杂交亲本当中,独占春、碧玉兰、美花兰和建兰等在我国均有分布,而其他杂交亲本则来源于缅甸、越南和印度等其他国家,由于这些种类没有被我国的高等植物图鉴所收录,所以也没有权威性的中国名。为防止种名混乱,则使用学名更为准确。 目前,在西姆比兰的品种当中,按花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花型,按开花期可分为早、中、晚熟以及夏秋开花等各色品种。仅日本就培育出400个以上的新品种,其中有一家种苗公司在30年内,培育出了239个新品种。因此,可以表明西姆比兰的品种非常丰富。 三、习性与栽培 西姆比兰与其他兰科植物一样,其每一颗果实中有数十万个种子,种子之小使其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繁殖,传统的繁殖方法只能采取分株,再加上兰属植物生长缓慢,很难作到大量繁殖。因此,长期以来,西姆比兰一直是皇家或贵族才能够观赏到的花卉。60年代以后,植物生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著名的西姆比兰就成了首批受益者。特别是70年代后期,日本在西姆比兰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产业化方面获得成功,长期捆扰人们的西姆比兰大量繁殖问题得到了解决。到了80年代后期,西姆比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但是,由于西姆比兰的生育习性比较特殊,对于栽培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很多品种和其栽培技术被一些大种苗公司和兰花企业所垄断,所以,西姆比兰的商品化生产一直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在近年春节期间,我国虽然也有少量西姆比兰上市,并在国内开始栽培西姆比兰,但从生产规模和栽培技术来说,尚未在中国这块沃土上正式落户生根。 要发展西姆比兰产业,首先要了解它的生长发育习性。从西姆比兰的形态学特性来看,其地上部是由条状叶和基部的伪球茎构成,在每一枚叶片的腋叶部都有一个腋芽,除了基部的几个是休眠芽之外,其上部的叶芽在条件适宜时都能萌芽,并发育成新的伪球茎或花芽。西姆比兰的根系非常发达,其根由中心部的真根和其周围海绵组织的外皮层构成,其根系一般只生长在透气透水性良好的栽培基质中,几乎没有气生根发生。 由于西姆比兰的杂交亲本均原生于亚热带的海拔1500~2500m的高原地区,属于附生兰,所以它的最适生育温度为15~25℃,生长的界限温度为10~30℃。西姆比兰在花芽分化期间对于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多数品种在昼温25℃,夜温15℃时花芽分化比较顺利,且花的品质优良。如果在花芽分化期遇到高温,就会导致飞花(盲花)的发生。由于其花芽分化期一般在夏季的5~9月,如果生产地区的气温过高,必须采取降温或异地避暑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 西姆比兰生长的最适空气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5~7万lx,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栽培时,5~9月应该遮掉30~40%的阳光,而在10~4月的冷凉或低温季节,要充分利用自然光。西姆比兰的栽培基质一般选用半腐熟碎树皮(红松、落叶松等松柏类)、碎椰壳或火山灰土块。植株的大小不同,所使用基质的粒径也不同。一般苗期其粒径要求在0.5cm左右,大苗期要求在1cm左右。 在西姆比兰的栽培过程中水分管理尤为重要,也是栽培过程中最频繁和最复杂的管理技术之一。西姆比兰适宜的水分pH值为5.4~6.0,如果水分的pH值过高会严重抑制新根的发生和伸长。在夏季,根据天气变化基本每日都要在早晨浇水一次,7~8月的高温季节可以早晚各浇水一次,在低温季节每隔3~4日浇水一次。但是,由于自然气候千变万化,还要根据具体天气变化情况(高温、干燥、多雨、阴天等)进行前后调整。 目前,西姆比兰的种苗来源主要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克隆苗,它的优点是能够确保种苗数量,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是,由于克隆苗的生产成本较高,种苗的价格相对较贵,但是,与栽培成功的成品花的价格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 在种苗公司购入克隆苗的规格一般高6cm以上,不少于4~5枚叶片,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驯化栽培。购苗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一般气温在15~20℃时比较适宜,即春天的3~5月或秋天的9~10月。春天购入的苗一般为三年开花,秋天购入的苗根据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的高低为二年半或三年半开花。 一般将购入的种苗定植在直径为9cm的薄壁塑料盆中,每盆1株,翌年春天更换直径为12cm的花盆,第三年春天可栽入作为商品出售的花盆中,其规格为上口径18cm,盆底直径15cm,高28cm。用于会议室或大厅等装饰的盆花,可以在开花后将数株或十几株组装到大型花盆中。 西姆比兰在各种兰花当中,属于最喜肥的一种。其有机肥可使用油粕或骨粉按2: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直接放在花盆的边缘,不可浸泡发酵后浇施。因为大多数西姆比兰新品种的耐肥性和抗病性很弱,浇施发酵的有机肥水或脏水很容易带入病原菌,过浓的氮肥也会烧苗。在幼苗期和低温季节,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可以选用Hyponex(花保1号)等复合肥进行叶面施肥。为了避免污染环境,在开花前应停止使用有机肥,改用缓效性复合肥。在栽培期间要避免使用高效化肥。 西姆比兰的病虫害比较多,主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蛞蝓等,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软腐病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杀虫或杀菌剂,定期喷洒以保证长期不受病虫危害。 四、生产与发展 西姆比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如果水质适宜,有加温条件都可以栽培,但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其生产成本有所区别。以每亩温室生产开花植株9000株计算,如果在气候条件适宜的云南等地,包括温室使用折旧费,每亩投资可低于10万元。如果在西北、华北或东北地区,每亩投资要超过20万元。当然,生产成本也与生产规模有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就会相对降低。在日本生产面积为4~5亩的农户,每株花的生产成本为2200~2400日元,但是,生产面积超过20亩的农户,每株花的成本低于1900日元。 尽管生产西姆比兰的投资较大,但是,其效益却非常惊人,由于西姆比兰的花期(观赏期)在室温不超过18℃的条件下,可长达2~3个月,其艳丽的花色和坚挺的碧叶,可以让消费者大饱眼福。据说在香港的市场售价,每株为1000~1500港元,在国内市场,如果每株开3~4枝花,售价在600~800元,每株开2枝花的售价在200元以上。如果我们按平均每株100元的批发价计算,生产1亩西姆比兰在3年内可获利70万元左右。 开发生产西姆比兰时,要根据投资金额、气候条件、生产技术、劳力和市场状况来决定生产规模和品种搭配。一般一个劳力可栽培管理1~1.5亩。就品种而言,它除了花色、花型、抗性不同外,开花期也不相同。多数品种的开花期在10月至翌年的4月,目前,西姆比兰的开花期还不能象蝴蝶兰那样,可以达到100%人为控制的程度。尽管在元旦和春节市场的价格最好,但是,开花前立支柱,整形等工作最费时间,如果在此期间不能补充大量的临时劳力,生产规模较大时,万万不可全部选择开花期在元旦和春节期间的品种。即使在此期间能够补充大量的临时劳力,立支柱和整形等工作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由于新出的花茎又脆又嫩,一不小心,三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佚名)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