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得了黑斑病怎么办?做好这4点从根本解决问题。
月季得了黑斑病怎么办?做好这4点从根本解决问题。
昨天有花友问蓝妖“什么比腈菌唑杀菌效果更好?”花友为什么这么问呢?因为月季喷过了杀菌的腈菌唑,还是有黑斑病。月季黑斑病真有这么难治吗?今天蓝妖就说一说,为什么您的月季黑斑反反复复治不好。
认识黑斑病
黑斑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植物被侵染时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叶斑,有时也会发生在月季的枝条上。黑斑病在潮湿的天气最容易发生。
多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低洼积水,都是黑斑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所以黑斑病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并不可根治的病害,所以在治疗黑斑病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打一次杀菌剂就能完全治好黑斑病。
要减少黑斑病的发生,做到有效治理,除了合理用药之外,环境因素和植株自身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有效降低黑斑病的发生?
月季黑斑病虽然很高发,但也有很多花友,能把黑斑控制的很好,甚至做到了不打药,也不会爆发黑斑病。如果您也想摆脱月季黑斑病的困扰,蓝妖建议您从以下几点入手。
1、保持月季生长旺盛
想要减少月季病虫害的发生,或者将病虫害对月季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就要保证月季植株生长旺盛。至少不能出现烂根、严重肥害等问题。
如果我们能保证月季肥水充足,每次花后做好适度的修剪,就能让月季保持快速生长,而处于快速生长状态的月季,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就能增强很多。
当然要保证月季生长旺盛,是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月季养殖技巧的,至少浇水和施肥的度要掌握好,具体的养护方法您可以参考《如何从零养爆月季》这不书,照着做就可以。
2、做好环境清洁
能保证月季生长旺盛,至少能增强月季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如果我们的养殖环境不好,黑斑病也还是会不停的出现,甚至爆发。
细心的花友都能发现,月季黑斑病多是从底部的叶片开始,树状月季比低矮的盆栽月季不容易出现黑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黑斑病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黑斑病病菌往往来源于我们花盆里的落叶、杂草等腐烂的过程。
在下雨的时候,雨水滴落在地面、盆土时会溅起很多细小的水滴,而黑斑病就会随着这些溅起的细小水滴,被带到月季的叶片上。所以黑斑多是先发生在月季靠近底部的叶片上。
那现在来回想一下,您的月季为什么黑斑病会反反复复治不好,是否在花盆表面有很多落叶,或者花园的地上有很多落叶,枯草,积水、淤泥等垃圾呢?
如果能保持花园内比较清洁,那么黑斑病的源头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即使发生少量的黑斑,治疗也就会变的简单很多。
3、适当垫高花盆,合理摆放
了解了黑斑病的起因,我们可以把花盆适当的垫高,远离地面,可以降低黑斑病的感染概率。而花盆与花盆之间,留出适当的间距,也能避免月季植株之间相互传染。
4、常观察发现黑斑叶片立即摘除
做好以上三点,黑斑病发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平时注意多观察,一旦发现有被感染的叶片,马上摘掉病叶,烧掉,直射应扔的远远的,避免病菌在花园里扩散。 本文为蓝妖花园原创分享。在我的公号:蓝妖花园(ilanyao),汇集了上千篇养花经验集合文章,帮助你少走养花坑!
相关阅读
-
菜花为什么叫菜花
菜花盛开的标志性季节就是春天,它的花期很短,但是很美。但是,很过敏者,对菜花可是不能相见,不能闻。因为过敏体质对菜花有强烈的不适,那么,菜花为啥叫菜花呢?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问题有点儿傻,但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能
-
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
百子莲,以其独特的花形和优雅的姿态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繁殖百子莲不仅可以增加植株数量,还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花卉。下面将介绍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百子莲的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百子莲繁殖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收集成熟的百子莲种子
-
凤眼莲的养殖方法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浮水植物,一般在池塘、荷塘、鱼塘等水域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凤眼莲的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常常被作为家庭水养植物,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那么,凤眼莲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凤眼莲
-
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技巧
令箭荷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独特的花形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要使令箭荷花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整形修剪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将介绍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方法,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令箭荷花整形修剪的重要性整形修剪对于令箭荷花的生长和观赏
-
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腊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属于蜡梅科,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腊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养殖方法。
-
水塔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特色在于其花穗状花序,直立且鲜红色,花冠花瓣外卷,边缘带紫,形状独特且美观。另外,它的叶片呈披针形,叶基相互抱合,使植株中心成筒状,内可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本文中将介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