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植物网

当前位置:主页 > > 养花知识 >

牡丹花的施肥时间和方法,这点必须要知道!

牡丹花的施肥时间和方法,这点必须要知道!

时间:2025-01-31 来源:果壳植物 编辑:小编
导读:昨天我们说了牡丹花的浇水管理,想要牡丹花长的好,开的艳丽,光浇水肯定是不够了,施肥是保证开花,且开的艳丽的首要条件。那么牡丹花到底该怎么施肥呢?有一句关于牡丹施肥的花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清牡丹,浊芍药”。很多人对“清”理解不透彻,就

昨天我们说了牡丹花的浇水管理,想要牡丹花长的好,开的艳丽,光浇水肯定是不够了,施肥是保证开花,且开的艳丽的首要条件。

那么牡丹花到底该怎么施肥呢?

有一句关于牡丹施肥的花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清牡丹,浊芍药”。

很多人对“清”理解不透彻,就以为牡丹不用施肥,只以清水灌溉,这当然是不正确的。

养殖牡丹施肥主要以冬肥最为要紧,地栽牡丹,入冬后施入固体发酵有机肥,同时培土。盆栽牡丹则在种植时就应施足底肥。

春天开花后及时追施一次固体发酵有机肥,牡丹极少追施液肥,追肥当多以固体肥浅埋,所以说“清牡丹”。

但也并非说牡丹不可用液肥,如果是盆栽的话,由于盆土肥力有限,可在开花前后进行根外追肥。即使用三元复合肥,兑水稀释喷洒叶面,但应注意控制浓度,以免肥害。

在每年的10月份可再次追施有机肥,以促进花芽的形成。

发酵有机肥可选用,发酵的猪粪,羊粪,鸡粪,堆肥等,同时可添加一些骨粉,鱼粉,以增加磷钾肥的含量。

牡丹施肥禁忌

由于牡丹是肉质根,对肥水非常敏感,在施肥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犯一下3个禁忌。

1、忌施用浓肥

牡丹对肥敏感,无论是根外追肥,还是追施有机肥,都应注意用量,以免造成肥害,有机肥一定要充分发酵。

2、忌施用粪水

清牡丹,说明牡丹比较爱干净,所以不要用液体肥灌根,尤其是一些粪水,非常容易引发牡丹根系的腐烂。

3、忌夏季施肥

牡丹在夏季处于生长停滞阶段,且夏季高温,应停止施肥,否则极易造成肥害。

牡丹追肥的时间大致分为3个阶段。

花前肥,即10月上旬,主要是为了促进花芽的分化。

入冬肥,在秋末冬初,这次施肥结合培土,主要是为了增强牡丹的抗寒能力,保持土温,同时为春天开花做好基础准备。

花后肥,即在开花后半个月内,这次追肥主要是为了修复牡丹开花的损耗,同时促进花芽分化,对第二年开花的数量影响十分大。

学完了牡丹的浇水施肥方法,是不是觉得牡丹的管理还是蛮省心的,有点心动想养上一颗牡丹花呢?

但牡丹花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种植的,想知道你那里是否适合种植牡丹花吗?请继续关注蓝妖明天的更新!


相关阅读

  • 菜花为什么叫菜花

    菜花为什么叫菜花

    菜花盛开的标志性季节就是春天,它的花期很短,但是很美。但是,很过敏者,对菜花可是不能相见,不能闻。因为过敏体质对菜花有强烈的不适,那么,菜花为啥叫菜花呢?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问题有点儿傻,但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能

  • 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

    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

    百子莲,以其独特的花形和优雅的姿态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繁殖百子莲不仅可以增加植株数量,还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花卉。下面将介绍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百子莲的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百子莲繁殖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收集成熟的百子莲种子

  • 凤眼莲的养殖方法

    凤眼莲的养殖方法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浮水植物,一般在池塘、荷塘、鱼塘等水域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凤眼莲的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常常被作为家庭水养植物,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那么,凤眼莲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凤眼莲

  • 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技巧

    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技巧

    令箭荷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独特的花形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要使令箭荷花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整形修剪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将介绍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方法,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令箭荷花整形修剪的重要性整形修剪对于令箭荷花的生长和观赏

  • 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腊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属于蜡梅科,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腊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养殖方法。

  • 水塔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塔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特色在于其花穗状花序,直立且鲜红色,花冠花瓣外卷,边缘带紫,形状独特且美观。另外,它的叶片呈披针形,叶基相互抱合,使植株中心成筒状,内可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本文中将介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