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咱们养过文竹的小伙伴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市场上买的文竹都是矮矮的,枝条非常粗壮的,而自己养的却总是细细高高的呢?
那今天蓝妖就来说说这个问题,希望能解除您的疑惑,帮助您掌握文竹矮壮的养殖方法。
文竹矮壮的养殖方法
想要文竹长的矮,长的壮,首先我们要掌握正确的养殖方法,保证文竹是健康的生长状态,如果咱们连文竹怎么养都不会,文竹长的半死不活的话,自然也就不可能会有矮壮的状态了。
1、合适的盆土
养花文竹的首要条件就是盆土。文竹是肉质根植物,不耐积水,所以盆土要求透气透水性好,最简单的文竹盆土配方可以用:园土:河沙=1:1混合后种植,当然咱们也可以用好一些的盆土,比如:泥土:珍珠岩:腐叶土=1:1:1的比例混合后种植,盆土中尽量有比较多的颗粒物,比保证透气透水性。
2、适当的光照管理
文竹对光照的需求也是比较多的,咱们很多花友以为文竹喜阴,就把文竹放在室内养殖,但其实在室内我们是比较难养好文竹的,很容易因为积水、光照弱和通风差,造成闷根,出现大量黄叶、落叶。
文竹其实是比较喜光的,但是不耐强光直射,在夏季我们可以把文竹放在明亮的散光处养护,其他季节,光照比较柔和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予光照,充足的光照,能让文竹长的健壮,也是我们养好文竹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3、适当的肥水管理
文竹是不耐积水的,相反肉质根还有比较强的耐旱能力,但是很多资料介绍里都说文竹喜欢湿润,这似乎就很矛盾了。
事实上,文竹确实是喜湿润的,但这个湿润是指空气湿度,而不是指土壤!这点需要格外注意。
平时给文竹浇水一定要坚持干透浇透,在夏季快速生长期,水分消耗大,可以适当多浇水,但不能出现积水,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
在生长旺盛期应该适当追肥,保持肥水充足,文竹会长出更多的新枝,枝繁叶茂,追肥可以用氮磷钾生长通用肥,或者发酵的豆饼肥水,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平时多向文竹叶面和周围空气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可使文竹叶面保持葱翠。
4、及时掐掉
在保持肥水充足,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文竹生长会很旺盛,不停的长新芽,不停的长高,如果想要控制文竹的高度,使文竹生长的矮壮,应该及时把新枝的顶掐掉,限制长高。
如果不掐顶,文竹的新枝会一直长高,枝条细长,但如果及时把新枝的顶掐掉,文竹的枝条就会停止长高,而是开始变得粗壮,然后开始出现分枝。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市场上出售的文竹虽然都很矮,但却往往都是修剪过的,或者是没有顶的,就是因为在文竹的生长过程中,进行了去顶控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去顶控高的时机很讲究,如果新枝已经长的很高了,这个时候再去顶,就起不到控高的作用了,或者说,达不到我们要求的那么矮的效果。
如果新枝修剪的太多,也容易把分枝顶掉,这样修剪后,可能就只剩下一个光杆,一直都不长分枝。
所以在去顶的时候,不能剪太多,最好是在新枝比较矮的时候,就将顶尖掐掉,这样不影响分枝,也可以达到控根的要求,枝条也会长的比较粗壮。
除了去顶控高外,我们也可以用矮壮素来控高,不过需要持续使用,不然矮壮素的有效时间过了,文竹就又会恢复细高的生长状态了。
相关阅读
-
菜花为什么叫菜花
菜花盛开的标志性季节就是春天,它的花期很短,但是很美。但是,很过敏者,对菜花可是不能相见,不能闻。因为过敏体质对菜花有强烈的不适,那么,菜花为啥叫菜花呢?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问题有点儿傻,但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能
-
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
百子莲,以其独特的花形和优雅的姿态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繁殖百子莲不仅可以增加植株数量,还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花卉。下面将介绍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百子莲的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百子莲繁殖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收集成熟的百子莲种子
-
凤眼莲的养殖方法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浮水植物,一般在池塘、荷塘、鱼塘等水域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凤眼莲的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常常被作为家庭水养植物,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那么,凤眼莲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凤眼莲
-
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技巧
令箭荷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独特的花形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要使令箭荷花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整形修剪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将介绍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方法,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令箭荷花整形修剪的重要性整形修剪对于令箭荷花的生长和观赏
-
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腊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属于蜡梅科,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腊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养殖方法。
-
水塔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特色在于其花穗状花序,直立且鲜红色,花冠花瓣外卷,边缘带紫,形状独特且美观。另外,它的叶片呈披针形,叶基相互抱合,使植株中心成筒状,内可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本文中将介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