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吐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揭秘盆栽龙吐珠怎么养才能开花)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好养的懒人花卉,两广地区的花友称它为开花劳模,他就是龙吐珠。龙吐珠不仅开花勤快,而且花量大,冬季保持温暖可四季常开。
龙吐珠简介
龙吐珠是马鞭草科灌木,大苗具有较强的藤性,可以做藤本养护,龙吐珠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欢光照充足也能耐半阴,长势迅速,几乎没有病虫害,很容易养殖,可以说,除了不耐寒之外,没毛病,非常适合新手和懒人养殖。
龙吐珠盆栽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龙吐珠不耐寒,冬季需保持在3度以上,除了两广地区可以地栽外,其他地区最好盆栽,方便冬季入室越冬。龙吐珠盆栽养护时,重点做好以下这几点,就可以开花不断。
1、疏松肥沃的土壤
龙吐珠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用沙壤土种植,或者使用通用营养土种植。上盆的时候加入足量的发酵有机肥和骨粉作为基肥。
因为龙吐珠开花勤快,花量也大,对磷钾肥的需求相对较多,骨粉可以持续给龙吐珠提供磷钾肥,如果没有骨粉,也可以用钙镁磷或过磷酸钙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底肥需与底部的盆土拌匀,并覆盖土壤将肥与龙吐珠的根系隔开,以免引发肥害。特别提示,三元复合肥是不可以做底肥的,非常容易造成肥害。
2、相对充足的光照
龙吐珠喜欢光照充足,也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在养护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蓝妖建议您,尽量保持全日照,充足的光照,龙吐珠会生长的健壮,开花多,如果光照不足,龙吐珠会徒长,枝条间节变长。夏季可以遮阴,夏季光照过强,可能会引起龙吐珠的叶片发黄。
3、保持相对充足的肥水
龙吐珠对水分比较敏感,在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看到盆土表面变干就可以浇水,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生长变慢或停止生长,应注意控水,避免盆土出现积水。总的原则,是在生长旺盛期的时候,见干见湿浇水,在生长缓慢期则干透浇透。
龙吐珠的长势旺盛,开花也多,对肥的需求也较多,如果想要龙吐珠开花多,花期持续时间长,蓝妖建议您在生长期保持每15天追施一次生长水溶肥,长花苞后,改用磷酸二氢钾肥促进花蕾生长。
龙吐珠对铁肥需求较多,有时会出现缺铁性黄化病,可以在栽培过程中,偶尔追施硫酸亚铁肥预防黄化病。如果出现了黄化病,可以用螯合铁叶面喷施,3-4天喷施一次进行矫正。
4、修剪与换盆
龙吐珠大苗具有较强的藤性,如果做盆栽养护,需要控制长势,就应经常修剪。小苗在长到15cm左右高的时候,第一次打顶,在高度约10cm处修剪,促进长分枝。
分枝长出后也需要经常打顶来控制高度,同时促进新的侧枝生长,让所有分枝长的整齐,未来开花也会更整齐好看。如果想要龙吐珠的株型维持低矮,也可以在每次打顶15-20天后,施用一次矮壮素来控制高度。
当然也可以在花盆里放一个爬藤架,让龙吐珠发挥藤本的特性,植株长的越大,开花也就越多。作为藤本种植时,为了让爬藤更快速,可以一个花盆种植2-3棵,能更快速爬满花架。
盆栽龙吐珠需1-2年更换一次盆土,换盆可在早春进行,去掉2/3或1/2的原土,更换上新的肥沃土壤,能让龙吐珠保持长势旺盛,开花勤快。
相关阅读
-
菜花为什么叫菜花
菜花盛开的标志性季节就是春天,它的花期很短,但是很美。但是,很过敏者,对菜花可是不能相见,不能闻。因为过敏体质对菜花有强烈的不适,那么,菜花为啥叫菜花呢?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问题有点儿傻,但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能
-
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
百子莲,以其独特的花形和优雅的姿态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繁殖百子莲不仅可以增加植株数量,还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花卉。下面将介绍百子莲的繁殖方法与技巧。百子莲的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百子莲繁殖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收集成熟的百子莲种子
-
凤眼莲的养殖方法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浮水植物,一般在池塘、荷塘、鱼塘等水域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凤眼莲的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常常被作为家庭水养植物,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观赏性。那么,凤眼莲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凤眼莲
-
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技巧
令箭荷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其独特的花形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要使令箭荷花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整形修剪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将介绍令箭荷花的整形修剪方法,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令箭荷花整形修剪的重要性整形修剪对于令箭荷花的生长和观赏
-
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腊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属于蜡梅科,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现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均有分布。腊梅生于山坡灌木丛林中或溪边,适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养殖方法。
-
水塔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特色在于其花穗状花序,直立且鲜红色,花冠花瓣外卷,边缘带紫,形状独特且美观。另外,它的叶片呈披针形,叶基相互抱合,使植株中心成筒状,内可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本文中将介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