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米案?

发布时间:
2024-08-29 16:15
阅读量:
39

只能说王亶望确实是个人才;

清朝为了监督各级官员,发明了密折专奏制度,到了乾隆年间,各地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密折专奏的权力,不止是陕甘总督、甘肃布政司、按察使这种高级官员,粮道、参政、道台乃至知府都有密折上奏的权力。

另外,清廷还有一项规定,就是所有的官员必须定期上奏,如果官员实在觉得无事可奏,也要写清楚这段时间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无事可奏。雍正年间,镶白旗副都统达色上了一道“镶白旗副都统奴才达色谨奏 奴才达色无事奏”的折子,可是让皇帝骂惨了,雍正帝怒喷了达色上百字,罚达色再写十张奏折来。

尔缘何无奏事?初次不奏,尚待何年?殊玷厥职。身为一旗副都统,朕如是垂问,一事不奏,已属违旨;观测各官所奏,权衡是非再奏,更属狡诈。不奏却称无奏事,乃弥天大谎。不专心思索,顾惜心血,不忠且懒;不仰副主子垂问之意,乃大不敬也。若无奏事,为报答朕之此恩,写十张奏来。

所以只要脑子不傻的话,随便写点什么上去都比写“无事奏”强,比如直隶总督赵弘燮,在康熙56年就翻来覆去的在折子里汇报天气,杭州织造孙文成则专门收集各种二手新闻、地方物价,然后汇报给皇帝,很多事情都不是孙文成辖区发生的,还严重缺乏时效性,但是孙文成依然往折子上写,表明自己确实是用心收集信息了。

这就体现出了王亶望的强悍之初了,其实根本不需要有人专门的去举报王亶望,甘肃乃至临省的官员,路过甘肃前往新疆、青海办事的大臣,随便谁在折子给皇帝整理一下甘肃的天气和物价,王亶望就露馅了。该案最后案发,就是因为和珅、阿桂前往兰州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给乾隆上奏说甘肃各地阴雨不断,道路泥泞,因此耽误了路程,但是甘肃的地方官上报的却是大旱,乾隆这才发现他们的把戏。

这也是让乾隆皇帝最为恼怒的地方,贪污其实并不重要,其实乾隆晚年对于贪污腐败的容忍度是非常高的,只要办事时对了乾隆的心思,贪点钱根本不是事,要是乾隆真在乎官员贪污,也就不会搞议罪银了。

而且王亶望本身也是明着贪污,乾隆后期有“办贡”的风潮,按照惯例皇帝是不能照单全收的,而是要“进九回三”,乾隆给王亶望退回去的贡礼中有宋代名家米芾的字帖、元代名家王蒙的书画,这些全部都是珍品,乾隆惦记了好长时间,更别提那些乾隆收下的东西了,王亶望不贪污的话,他这些东西是哪来的?

乾隆在乎的是王亶望串联起了整个甘肃官场一起蒙骗皇帝,乾隆自诩精明,控制欲望极强,结果王亶望却成功的控制了所有的上司、同僚和下级,将甘肃官场搞成了黑箱,早就不是一般的贪污了。

END